xyrlovecat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在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的復習中,可能有些考生沒有注意區(qū)分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特別是沒有弄清楚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F(xiàn)在,結合中華會計網校各位老師的輔導內容,對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之間的區(qū)分作以下提示,大家在復習備考中加以注意。
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的最大區(qū)分是,前者屬于“定性分析”,后者屬于“定量分析”。
控制測試是測試內部控制有效性,是否得到有效執(zhí)行,得到的結論是“是”或“否”,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通常是一些程序、制度等,通常不涉及金額??刂茰y試的結果是偏差率,用比率作定性分析。
實質性程序包括細節(jié)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是指用以發(fā)現(xiàn)認定層次重大錯報的審計程序。實質性程序得出的結果是錯報,用數量作定量分析。
控制測試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實施。但是,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控制測試:1、在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時,預期控制的運行是有效的;2、僅實施實質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更多相關的注冊會計師考試相關問題,可以登錄高頓網校進行詳細了解。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yè)知道平臺提問!
黎明前的靜謐
確定控制測試范圍的考慮因素1.執(zhí)行控制的頻率。控制執(zhí)行的頻率越高,控制測試的范圍越大;2.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時間長度。注冊會計師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期間越長,控制測試的范圍越大;3.控制的預期偏差。控制的預期偏差率越高,控制測試的范圍越大;4.通過測試與認定相關的其他控制獲取審計證據的范圍。當針對其他控制獲取的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較高時,測試該控制的范圍可適當縮小;5.擬獲取的有關認定層次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hereparadox
注冊會計師測試企業(yè)層面控制應當把握重要性原則?!镀髽I(yè)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第十一條規(guī)定:注冊會計師測試企業(yè)層面控制,應當把握的重要性原則有:與內部環(huán)境相關的控制,針對董事會、經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而設計的控制,企業(yè)的風險評估過程,對內部信息傳遞和財務報告流程的控制,對控制有效性的內部監(jiān)督和自我評價。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的情形有:1.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重要性被認為是審計所允許的可能或潛在的未發(fā)現(xiàn)錯報或漏報的限度。即注冊會計師在運用審計程序以檢查會計報表的錯報漏報時所允許的誤差范圍;2.評價審計結果時,重要性被認為是某一錯報或漏報,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的標志。
優(yōu)質會計資格證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