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影视这里只有精品国产,激情五月婷婷在线,久久免费视频二区,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回答數(shù)

          11

        • 瀏覽數(shù)

          273

        123456789小姐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楊達

        11個回答 默認排序
        • 默認排序
        • 按時間排序

        我是中吃貨

        已采納

        女皇武則天 (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中宗李顯、睿宗李旦之母,中宗去世后,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統(tǒng)治的前期,重用酷吏,嚴厲打擊反對他的元老重臣,勛貴舊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壟斷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陽。690—705年在位。名曌(zhào),世人據(jù)其封號稱之為武則天。性巧慧,多權(quán)術(shù)。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huò)的次女,生母楊氏是武士彟的續(xù)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xié)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親登帝位,自稱圣神皇帝,廢唐祚于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后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fēng)”歷史功績,昭昭于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quán)勢,豪奢的生活,滋養(yǎng)了她無限量的權(quán)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fēng)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quán)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fù)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后從政乃至于“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yǎng)。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chǔ),而且長于書法,字態(tài)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氏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后,武氏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但相同時期徐賢妃聰慧過人,武氏失寵,一直在最低才人檔次徘徊,后結(jié)識李治。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fā)送長安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jīng)常往來于感業(yè)寺,并于兩三年后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nèi)宮的斗爭中穩(wěn)操勝券,并日促高宗立己為后。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后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后王氏,立則天為皇后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忠貞重臣說明后,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后,且太宗崩時,曾言“佳兒佳婦”,不應(yīng)廢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則天親自殺死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后,迫使高宗終于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后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冊立皇后后,武則天歹毒至極,將王皇后,蕭淑妃手腳砍斷,醉骨。 則天登上皇后寶座后,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quán)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fā)揮和發(fā)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余,別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 “百司奏事,時時令后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廣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敵,貶尚書右仆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quán)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貞觀遺風(fēng)之稱的永徽之治結(jié)束。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托武后協(xié)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zhí)政,“黜陟生殺,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后,卻遙控了朝廷實權(quán)。后來,高宗后悔,圖謀收回大權(quán),并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 “謀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后更為警覺。 武則天為了掃清自己最后障礙,先殺長子,后謀殺次子,廢三子,軟禁四子。 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后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后號天后,天下人謂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虛設(shè),唐朝權(quán)柄,盡在武后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后”之尊開始執(zhí)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備,采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于長子李弘。武后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wù)頗為精干,武后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后則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后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原來連《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這并沒有改變門閥觀念,只是武則天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個表現(xiàn)。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tǒng)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武后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績之后徐敬業(yè),召十數(shù)萬兵馬率先于揚州發(fā)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瑯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后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zhèn)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yè)、李沖、李貞等主要發(fā)難者,或死于戰(zhàn)場,或被捕殺,無一幸免。 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斷。 公元69O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zhuǎn)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dǎo)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夙愿,改唐為“周”,自號“圣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余年參政執(zhí)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么,在稱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則天稱帝后,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fā)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并設(shè)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chuàng)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fā)現(xiàn)人才,搜羅人才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終有一批“文似仁杰”,“武類休武”的能臣干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quán)。 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wù)農(nóng)”,“務(wù)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guī)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余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zhí)政的年代里,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都得到較大的發(fā)展。人口不斷增加。據(jù)當時統(tǒng)計,永徽時全國戶數(shù)為38O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 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guān)系方面,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御和反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杰擊敗吐蕃,收復(fù)安西四鎮(zhèn),復(fù)置安西都護府于龜茲。之后,又在庭州設(shè)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qū)的“絲綢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谷數(shù)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shù)十年”。武氏的這種大范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qū)開發(fā)、減輕人民轉(zhuǎn)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當然,在武曌掌權(quán)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時期內(nèi),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污吏橫行一時。他們刑訊逼供,濫殺無辜,誣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雖然對武周政權(quán)的鞏固起過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生產(chǎn)的發(fā)展。她放手選宮,使官僚集團急劇。增大,官僚機構(gòu)膨脹,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這都不同程度影響和延緩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排除萬難,在統(tǒng)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年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quán),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fā)展生產(chǎn),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yīng)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的歷史功績相比,功過參半。她的歷史功過,恰如她給自己立下的那塊“無字碑”一樣,只能由歷史去作出評論和判斷。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fù)位,尊武氏為“則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崩畎装盐鋭t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 據(jù)林語堂先生《武則天正傳》,武則天一生共謀殺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連的親屬)。其中她自己的親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這里面有多少是該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確為武則天所害,有多少是別人對武則天的誣陷,這筆賬,只好留給歷史學(xué)家慢慢去算了。 武則天軼事: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娘》詩云: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 這首詩后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則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后大怒,貶之洛陽,“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保ǜ叱校骸妒挛锛o原》卷十《牡丹》)。案此詩寫于691年,是武則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詩》于此詩題解云:“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稱花發(fā),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后托術(shù)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贝苏f較為可信,所謂今花神催開百花,乃出于政治宣傳的需要,實先有所布置。 據(jù)《新唐書·藝文志》錄有武則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務(wù)已佚。令人輯有《武則天集》行于世。 武則天的故事 武則天的邊疆政策是降則撫之,叛則討之,堅決反對各民族之間的侵擾。在武則天民族政策的感召下:長壽元年(692年)二月,吐蕃、黨項部落萬余人歸降;三月初五,天竺國遣使朝貢;五月,吐蕃酋長曷蘇率部請歸降;六月,別部酋長咎捶率羌蠻8000余人歸降。圣歷二年(699年)四月,吐蕃贊婆率所部千余人歸降。 收復(fù)安西四鎮(zhèn)之后,武周王朝對外戰(zhàn)爭的目標主要是北方的契丹與突厥。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造反,13天后,武則天派左鷹揚衛(wèi)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張玄遇、左衛(wèi)大將軍李多祚等率軍征討,八月二十八日戰(zhàn)于峽石谷,唐軍大敗。繼而叛軍又設(shè)計伏擊,唐軍全軍覆滅。武則天再次發(fā)兵征討,九月,在唐軍與突厥兵的共同打擊下,李盡忠兵敗身亡。孫萬榮收拾余眾,軍勢復(fù)振,多次侵擾州縣。神功元年(697年)四月十八日,武則天派武懿宗、何迦密率軍征討,五月初八,又派婁師德、沙吒忠義率軍20萬征討,終于在六月三十日討平契丹,斬殺孫萬榮。長安元年(701年)十一月,武則天以郭元振為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郭元振到任后,以南境硤口設(shè)和仁城,北境磧口設(shè)白亭軍,控其要沖,拓寬州境1500里,突厥不敢侵擾。郭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漢通開置屯田,5年中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遍野,路不拾遺,積軍糧可支數(shù)十年。長安二年(702年)十二月,設(shè)北庭都護府于庭州,安定了北部邊境。 武周時期與周邊各國的局部小戰(zhàn)爭,時起時伏,以武周勝利為多。武則天在位15年中,基本上維護了帝國的統(tǒng)一,疆域的遼闊,國家的強盛。 太子的選擇是武則天政治生涯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困擾她多年的事。在稱帝之初,武家子孫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動求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則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鳳閣舍人張嘉福指使王慶之率數(shù)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太子。武則天不許,王慶之以死泣請。武則天給印紙一張作出人證,讓他走,以后王慶之多次求見專言此事。武則天怒,命鳳閣侍郎李昭德賜杖。李昭德引王慶之出光順門,立即杖殺,余黨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勸武則天立親子為太子,無人再敢為武承嗣等求乞。 圣歷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則天托病,派徐彥伯帶一班宮人去房州設(shè)計召回李顯。二十八日,李顯回到洛陽,滿朝文武無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憂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請讓位于李顯,武則天同意立李顯為太子。圣歷二年(699年),武則天怕自己死后太子與武家子孫不能相容,令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與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銘之鐵卷,藏人史館。 長安元年(701年)十二月,武則天為其父立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稱攀龍臺碑)于文水吳陵。碑高5丈,寬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嶠撰寫,記載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彟的一生經(jīng)歷,是一份重要的歷史文獻。次年六月,武則天又為其母立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陽順陵,也是一塊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寫,記載了其母楊氏的一生經(jīng)歷。 長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則天首設(shè)武舉選拔將領(lǐng),使許多有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則天令蘇(特殊字)平反酷吏所定的舊案,從而使許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許多冤案得到昭雪。 長安四年(704年)八月,武則天臥病在床。十一月,封張柬之為守鳳閣侍郎。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日韋合并)等迎李顯太子,殺張昌宗、張易之等,逼武則天讓位于李顯。二十三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監(jiān)國。二十四日,武則天下詔傳位于太子李顯。二十五日,太子李顯即帝位,為中宗。二十六日,武則天移居上陽宮。二十七日,唐中宗李顯率百官謁上陽官,上尊號曰“則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復(fù)國號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終。同日,唐中宗復(fù)改神都為東都,北都為并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病死于上陽宮仙居殿,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歸乾陵合葬。王皇后、蕭淑妃及其牽連的人都予赦免。神龍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則天于乾陵,謚號“則天大圣皇后”;景云元年(710年),改稱“天后”,后又改稱“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稱“則天后”;天寶八年(749年),追尊為“則天順圣皇后”。 武則天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時代,因為她觸犯了家族天下的傳統(tǒng),打倒所有的反對者,當了女皇帝,所以被歷代統(tǒng)治者指責(zé)為“狠毒、淫蕩、殺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這些都掩蓋不了她的輝煌政績。

        心理咨詢師楊達

        89 評論(9)

        飛火+流螢

        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手機的功能已強大到足以讓“全民低頭”。由于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手機游戲而無法自拔。鄰居家的小孩小濤,今年讀初一,是個地道的“手機迷“。只要一談起手機游戲,他可以滔滔不絕跟你聊半個小時都不帶眨眼。可是,這讓他的爸媽愁壞了。因為沉迷手機游戲,他的成績和視力直線下降。跟他講道理吧,他左耳進右耳出;把手機沒收了吧,他能絕食三天奮力反抗。望著夫妻倆無助的樣子,我告訴他們,走好這三招,一定能讓小濤徹底放下手機。第一招:約法三章我告訴他們,是家長疏于管理,才造就了小濤沉迷手機的壞毛病。所以,作為家長必須要付出代價,要主動與小濤進行談判。在我的建議下,最終小濤的爸爸與他達成一致:小濤星期六不玩手機,他的爸爸同時推掉一切應(yīng)酬,專門陪小濤戶外活動一天。第二招:興趣轉(zhuǎn)移用手機以外的事情來分散小濤的注意力,轉(zhuǎn)移他的興趣。小濤爸爸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因此周六他帶著小濤來到了小河邊。剛開始小濤對釣魚顯得漫不經(jīng)心,但隨著爸爸上鉤的魚兒越來越多,他也開始觀察起釣魚的過程來。他的爸爸喜出望外,立馬開始趁勢教他。十分鐘后,在爸爸的指導(dǎo)下,他釣上了第一條魚,于是立即興致大增。那個下午,關(guān)于釣魚,他問了爸爸很多個為什么。當然,他的爸爸也借機跟他聊了許多手機里學(xué)不到的道理。很顯然,他的爸爸成功地幫助小濤找到了興趣愛好的替代點。第三招: 辯論明理在關(guān)鍵時刻讓孩子明白沉迷手機的危害。一個月過去了,小濤很明顯在開始期待每周六的釣魚之旅。而讓小濤丟掉手機的關(guān)鍵時刻,終于來臨了。一個星期五的晚上,小濤爸爸和他開始了一次“釣魚~手機”利弊辯論賽。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加之父親的循循善誘,小濤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最終,他主動將手機游戲刪除,并將手機交給了爸爸。作為獎勵,爸爸次日贈送他一根精美的釣竿。讓孩子放下手機,其實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是宜疏不宜堵,只要處理方法得當。但如果家長只知一味壓迫、粗暴處理,結(jié)果必將適得其反。孩子沉迷手機、上網(wǎng)成癮,請咨詢下方智擇優(yōu)的二級心理咨詢師楊達老師,楊老師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專業(yè)可以幫你解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難題。

        142 評論(14)

        紅楓葉馬大姐

        家長要注意肯定和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yīng)當及時去關(guān)心和鼓勵孩子,給孩子安慰、鼓勵和必要的幫助,使孩子不會感到孤獨無助。

        127 評論(8)

        半半童學(xué)

        不寬容的父母不可以寬容孩子的缺陷和不正確,無緣無故責(zé)罵和斥責(zé)孩子,使孩子天天都膽戰(zhàn)心驚。不寬容的父母使親子溝通歪曲、焦慮不安,使孩子的身心健康遭受殘害,人格特質(zhì)遭受踩踏,孩子由于得不到愛和認可,由于看不到希望而自甘淪落。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畚節(jié)去爺爺家過春節(jié),從祖父兜里拿到了2塊錢去買鞭炮。這部是一個無意識地個人行為,6歲孩子還無法理解什么叫“偷”。

        依照幼兒心理的高速發(fā)展,7歲以下的孩子許多邏輯思維能力也沒建立起來,父母從自己對事情的認知邏輯性去解釋孩子的舉動,當然會經(jīng)常誤會她們。

        但是,男孩父母感覺丟失臉,當一家人的面狠狠地揍了他一頓,把孩子的手都打腫了。從今以后,父母隨處防備他,只需他一個人待在屋子里,便會嚴格警示:“別犯舊疾啊,再偷竊,把你手切斷?!?/p>

        想讓他不會再還有機會“偷竊”,父母在男孩兒11歲那年送給他讀寄宿小學(xué)??勺屗齻?nèi)f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孩偷竊愈來愈經(jīng)常,每一次我從大學(xué)回家了過周末,父母都能發(fā)現(xiàn)家中減少了錢,問他,他一直拒不承認。父母只能把家里的錢東藏西掖,與兒子之間的關(guān)系像湯姆和杰瑞一樣。最后一次,男孩兒假稱院校讓交8000元培訓(xùn)費,結(jié)果卻是使他一個星期就全部花掉了。父母頭疼萬分,責(zé)罵早已不會再合理,便帶孩子咨詢一下心理專家。

        智優(yōu)心理輔導(dǎo)老師楊達提到,這個小孩有十分嚴重的心態(tài)陣礙,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對他第一次拿祖父的錢疏忽大意。他們便厲于尤其不明白包容的父母,6歲孩子犯錯誤,并且不是有意的,徹底能好好正確引導(dǎo),乃至不用刻意文化教育,這類無意識地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消退。可是,他們以責(zé)罵加強了“偷”,并讓女兒在人前亳無自尊,從6歲至11歲,男孩兒每天就是在父母的質(zhì)疑中生活中的。最糟是指,鄰居也知道,哪家減少了什么都會猜疑他頭頂。父母不寬容的和行為沒有信任的心態(tài),使男孩兒逐漸破罐破摔,造成很嚴重的叛逆心理,開姶賓的偷竊行為,最終養(yǎng)成不良習(xí)慣。

        家是一個為孩子給予食材、住所和內(nèi)心安定感地區(qū),家應(yīng)當是世界上避風(fēng)的港灣,對年幼孩子而言,家就是唯一的好去處,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地區(qū),大家知道,一旦離家她們就沒辦法存活??墒?,不寬容的父母卻忽視這一點,有些人乃至“害死”親骨肉。

        有一個初中女被人奸污,父母氣惱之外讓其“滾",這個女孩子唯一的希望破滅了,在寒風(fēng)中跳河自殺。第二天一早,她父母在縫隙中看到了遺囑:“閨女被人奸污,無臉見人,你們就是我最親愛的父母,原以為你們能夠包容我、憐憫我、疼愛我,用大家慈愛的心,安慰我負傷的內(nèi)心,但萬萬想不到,大家卻表示我給你們丟失臉……我無路可走,只有一死……”

        文化教育教行本身就是為人處事,做父母都是為人處事。設(shè)想,為人處事要這樣不可人嗎?有一些父母何止是沒把孩子當孩子對待,簡直就是沒把孩子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對待。大家成人之間的相處絕對不會那樣,由于成人中間是能夠牽制的。大家都托另一方當做和自己一樣有尊嚴的人,辦事會三思而后行,說錯了話要承擔責(zé)任,侮辱別人更容易與人結(jié)仇。但是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是自己生的,一切都要依靠自身,一些父母便將孩子當做合法財產(chǎn),按照自己構(gòu)想營造孩子,無法達到期待就隨意鞭笞、經(jīng)驗教訓(xùn)孩子。不寬容的父母歸根結(jié)底,還是不太明白得人的本性,不懂“重視”二字為什么意。

        無法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是很難建立自我的,不寬容的父母讓她們生存在恐俱和不自信當中。不寬容的父母是不成熟的,他們沒能意識到犯錯誤針對孩子的必要性。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每一次摔倒都是一次學(xué)習(xí)培訓(xùn),每一次爬起來都是一次磨煉,孩子有缺陷不可怕,更可怕不可以正確對待缺陷,此后喪失的成長機遇。

        323 評論(8)

        跟著Serena覓好食

        女皇帝武則天:資料武則天(624—705年),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中宗李顯、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統(tǒng)治的前期,重用酷吏,嚴厲打擊反對他的元老重臣,勛貴舊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壟斷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陽。690—705年在位。世人據(jù)其尊號“則天大圣皇帝”稱之為武則天。(則,法則也,以為法則也。則天,即以天為法則,向上天學(xué)習(xí),遵循上天的規(guī)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權(quán)術(shù)。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yue)的次女,生母楊氏是武士彟的續(xù)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xié)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親登帝位,自稱圣神皇帝,廢唐祚于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后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fēng)”歷史功績,昭昭于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quán)勢,豪奢的生活,滋養(yǎng)了她無限量的權(quán)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fēng)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quán)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fù)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后從政乃至于“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yǎng)。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chǔ),而且長于書法,字態(tài)卓犖不群。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氏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后,武氏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但相同時期徐賢妃聰慧過人,武氏失寵,一直在最低才人檔次徘徊,后結(jié)識李治。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fā)送長安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jīng)常往來于感業(yè)寺,并于兩三年后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nèi)宮的斗爭中穩(wěn)操勝券,并日促高宗立己為后。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后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后王氏,立則天為皇后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忠貞重臣說明后,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后,且太宗崩時,曾言“佳兒佳婦”,不應(yīng)廢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則天親自殺死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后,迫使高宗終于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后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冊立皇后后,武則天歹毒至極,將王皇后,蕭淑妃手腳砍斷,醉骨。則天登上皇后寶座后,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quán)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fā)揮和發(fā)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余,別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 “百司奏事,時時令后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廣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敵,貶尚書右仆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quán)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貞觀遺風(fēng)之稱的永徽之治結(jié)束。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托武后協(xié)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zhí)政,“黜陟生殺,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后,卻遙控了朝廷實權(quán)。后來,高宗后悔,圖謀收回大權(quán),并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 “謀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后更為警覺。武則天,長子李弘因病去世,次子(據(jù)說是高宗與胞姐韓國夫人所生)被流放(殺害),三子被廢,四子待武則天登基后,改名武輪.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后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后號天后,天下人謂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虛設(shè),唐朝權(quán)柄,盡在武后則天掌握之中。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后”之尊開始執(zhí)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備,采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于長子李弘。武后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wù)頗為精干,武后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后則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后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于武后。其次,是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原來連《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這并沒有改變門閥觀念,只是武則天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個表現(xiàn)。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tǒng)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武后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績之后徐敬業(yè),召十數(shù)萬兵馬率先于揚州發(fā)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瑯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后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zhèn)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yè)、李沖、李貞等主要發(fā)難者,或死于戰(zhàn)場,或被捕殺,無一幸免。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斷。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zhuǎn)生,當代唐為天子?!苯又忠皇謱?dǎo)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夙愿,改唐為“周”,自號“圣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余年參政執(zhí)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么,在稱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則天稱帝后,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fā)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并設(shè)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chuàng)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fā)現(xiàn)人才,搜羅人才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終有一批“文似仁杰”,“武類休武”的能臣干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quán)。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wù)農(nóng)”,“務(wù)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guī)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余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zhí)政的年代里,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都得到較大的發(fā)展。人口不斷增加。據(jù)當時統(tǒng)計,永徽時全國戶數(shù)為38O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guān)系方面,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御和反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杰擊敗吐蕃,收復(fù)安西四鎮(zhèn),復(fù)置安西都護府于龜茲。之后,又在庭州設(shè)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qū)的“絲綢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谷數(shù)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shù)十年”。武氏的這種大范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qū)開發(fā)、減輕人民轉(zhuǎn)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當然,在武曌掌權(quán)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時期內(nèi),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污吏橫行一時。他們刑訊逼供,濫殺無辜,誣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雖然對武周政權(quán)的鞏固起過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生產(chǎn)的發(fā)展。她放手選宮,使官僚集團急劇。增大,官僚機構(gòu)膨脹,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這都不同程度影響和延緩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排除萬難,在統(tǒng)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年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quán),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fā)展生產(chǎn),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yīng)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的歷史功績相比,功過參半。她的歷史功過,恰如她給自己立下的那塊“無字碑”一樣,只能由歷史去作出評論和判斷。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fù)位,尊武氏為“則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1歲,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二十三,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父,武士彟,年48歲,任工部尚書,判六曹尚書事。母,楊氏,年46歲。異母兄元慶、元爽稍長,姐一人尚幼。2歲,武德八年(625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淵傳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為太宗。封武士彟為豫州都督。5歲,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誕生。本年,袁天罡為武相面,在當?shù)亓粝铝顺礻P(guān)、望云埔等傳說。12歲,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長安大安宮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歲。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陜西三原獻陵,廟號高祖,與太穆皇后合葬。之后,與母親楊氏回文水(屬山西呂梁市)葬父。14歲,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士彟之女美麗聰明有才華,召入宮中,立為才人,賜號“武媚娘”。16歲,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有州府358,縣1551。高麗、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波斯、疏勒、于闐、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長相繼遣使朝貢。20歲,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為太子。23歲,貞觀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詔軍國機務(wù)并委太子李治處理。此后,太子隔日聽政,朝罷,入侍藥膳,武與太子開始接觸,兩人同在太宗身邊侍疾。25歲,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賜太子李治。26歲,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詔長孫無忌、褚遂良輔佐太子李治。太宗駕崩。按當時的法律,皇上死后,沒給皇上生皇子的妃子,要去做尼姑。二十八日,武在感業(yè)寺出家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為高宗,時年22歲。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與長孫皇后合葬。27歲,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業(yè)寺行香,見到武。武氏哭泣,高宗傷感落淚。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長發(fā),并勸皇上接其回宮。28歲,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入宮,為一般宮女,在王皇后身邊。29歲,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陳王忠)為太子。十二日,戶部奏:全國有戶380萬。本年冬,武生長子李弘。31歲,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為昭儀。三月十四日,唐高宗應(yīng)武之請求,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寵衰的現(xiàn)實,自請罷官,改封為吏部尚書。十二月十七日,高宗離京師謁昭陵,武從行,生次子李賢于途中。32歲,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著《內(nèi)訓(xùn)》一篇。六月,王皇后與其母柳氏為“厭勝”事發(fā),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宮,后舅罷知政事。此時,在皇后廢立問題上朝臣分為兩派:長孫無忌、褚遂良、朝瑗、來濟等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擁護立武則天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蕭淑妃廢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詔立武昭儀為皇后。十一月初一,舉行隆重的冊立皇后儀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長朝皇后于肅儀門。初七,追贈武后父武士彟為司空。本月,武后處死王皇后、蕭淑妃。33歲,顯慶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贈武后父武士彟為司徒,賜爵周國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蠶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與武后在安福門樓觀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晉以來,佛事活動從無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誡》獻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顯于長安。34歲,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顯為周王。36歲,顯慶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以皇族與后族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殺長孫無忌及柳奭。九月,高宗下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127個,全國疆域進一步擴大。37歲,顯慶五年(660年)正月,高宗與武后及太子在東都洛陽過春節(jié)。二十三日,離洛陽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會見隨從官員、諸親及并州官屬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請親戚故舊鄰里于朝堂,宴婦人于內(nèi)殿。初八,高宗講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閱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離并回東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國夫人楊氏為榮國夫人,品第一。本月,高宗初患風(fēng)眩病,委武后處理部分政務(wù),從此,武后參與朝政,處事都符合高宗旨意。38歲,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請禁止天下婦女為俳優(yōu)之戲(古代指演滑稽戲的藝人),高宗采納并下詔。四月,高宗欲親率大軍進攻高麗,武后抗表進諫以為不可,被采納。39歲,龍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萊宮含涼殿,于殿內(nèi)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滿月,大赦天下,賜宴三日。41歲,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臺侍郎上官儀謀廢皇后失敗下獄。十三日,殺上官儀等,賜廢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視朝,武后垂簾于后,中外稱之為“二圣”。約于本年,武后生太平公主。42歲,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與太子去泰山封禪,從駕文武儀仗數(shù)百里不絕,東自高麗,西盡波斯,各國朝會者隨從。本年,又獲豐收。43歲,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禪于社首山,武后為亞獻。初五,禮畢,高宗御朝覲壇受朝賀,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離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贈孔子為太師。二月二十二日,還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廟,尊之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東都洛陽。令刻《登封記號文》,立于泰山。44歲,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監(jiān)國,改封殷王李旦為相王。45歲,總章元年(668年)閏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長安、萬年二縣置乾封、明堂二縣,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績攻克平壤,擒高麗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麗。46歲,總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諸王嫡子皆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績病死。47歲,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劉仁軌因年老辭官。三月十九日,許敬宗退休養(yǎng)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楊氏病死于九成宮,享年92歲。48歲,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與武后離京師長安到東都,留太子李弘監(jiān)國,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輔政。49歲,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梁積壽為帥,發(fā)兵討叛“蠻”。昆明蠻14姓3萬戶歸順,設(shè)殷、敦、總?cè)荨?0歲,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瘧疾,病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監(jiān)制樂章,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fēng)》、《九官》、《十洲》、《得一》、《慶云》等曲。61歲,光宅元年(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中宗立韋氏為皇后。武太后撰寫《高宗天皇大帝溢議》及《述圣記》。二月六日,武太后與裴炎等廢中宗為廬陵王,幽于別所。七日,立相王李旦為皇帝,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處理。八日,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流韋玄貞于欽州。九日,令丘神績往巴州監(jiān)視廢太子李賢,以備外虞。以韋待價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營造乾陵。三月初五,廢太子李賢在巴州自殺。四月二十二日,遷廬陵王李顯于房州,二十六日遷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靈柩運往長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冊文》,留鎮(zhèn)洛陽。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廟號高宗,刻述圣記碑立于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東都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為魯靖公,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二十九日,徐敬業(yè)以匡復(fù)為名在揚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萬討伐徐敬業(yè)。十八日,斬裴炎于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鷹揚衛(wèi)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討伐徐敬業(yè)。十八日,徐敬業(yè)敗逃,部將王那相殺徐敬業(yè)后投降。李孝逸令追捕余黨,平定揚州。62歲,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業(yè)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詔:“朝堂所置肺石及登聞鼓不預(yù)防守。有上朝堂訴冤者,御史受狀以聞?!比露蝗?,再遷廬陵王李顯于房州。四月,下《求賢制》,制令自舉。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廣大莊嚴經(jīng)序》,撰《臣規(guī)》兩卷,普賜臣僚,以教為臣之道。63歲,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太后欲復(fù)政于睿宗李旦,李旦固讓,請武太后繼續(xù)理政。武太后開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鑄銅匭,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意見箱。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調(diào)二稅,終其身。64歲,垂拱三年(687年)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孫成美為恒王,隆基為楚王,隆業(yè)為趙王。65歲,垂拱四年(688年)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令四時享祀如京師太廟之儀。十一日,令毀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懷義督辦。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讓唐同泰獻上,其文曰:“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武太后命名為“寶圖”。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稱“圣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寶圖”為“天授圣圖”,改洛水為永昌洛水,“寶圖”所出為“圣圖泉”,設(shè)永昌縣于泉側(cè)。封洛水神為“顯圣侯”,嵩山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為廣武。八月十七日,瑯邪王李沖起兵反對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績討伐,未至,李沖已為地方軍所敗。二十三日李沖被其舊部殺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貞起兵于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韜衛(wèi)大將軍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后軍大總管,討伐李貞,削李貞屬籍,改姓虺氏。十一日,兵臨城下,李貞自殺,平豫州。十三日,殺韓王、魯王等參與叛亂者。十二月二十七日,明堂建成,號“萬象神宮”,富麗堂皇,準許民眾入內(nèi)參觀。武太后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貯夾像。頒《親享明堂制》。66歲,載初元年(689年)正月初一,武太后服皇帝袞冕,大饗萬象神官,登則天門,改元永昌,大赦天下。初三,在明堂接受朝賀。初四,布政于明堂,頒九條以訓(xùn)百官。初五,在明堂饗群臣,吐蕃等遣使來賀。二月十四日,武太后尊其父魏忠孝王為周忠孝太皇,其母為周忠孝太后,文水陵為章德陵,咸陽陵為明義陵。置祟先府官。十五日,武太后再追王其祖:魯靖公(克己)為太原靖王,北平王(居常)為趙肅恭王,金城王(儉)為魏義康王,太原王(華)為周安成王。十一月初一,武太后大享萬象神官,改元載初,并始用周正(周歷),即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正月為一月。67歲,天授元年(690年)正月初二,武太后布政于明堂。八日,下詔推行新造的字,其中新造字“曌(或作瞾)”為己名。改詔書為制書。二月十四日,武太后策試貢生于洛城殿,數(shù)日方休。貢生殿試自此開始。四月十一日,范履冰下獄死。告密之風(fēng)起。七月,置制獄于麗景門,專理謀反案以掃除政敵。九月,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6萬余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氏。睿宗皇帝也上表自請賜姓武氏。九日,武太后隆重登基稱帝,大赦天下,降睿宗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群臣上尊號曰“圣神皇帝”。十月十四日,改文水縣為武興縣,縣令品秩同赤縣(京師長安),百姓世代免除賦稅。68歲,天授二年(691年)一月二十三日,殺丘神績。二十八日,殺史務(wù)滋。二月,開始懲治酷吏,殺周興、索元禮。九月二十五日,傅游藝下獄死。魏王武承嗣授意,鳳閣舍人張嘉福使王慶之率數(shù)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太子,皇帝不許,王慶之即以死泣請,皇帝只得賜其印紙一張為出入憑信,才使他離去。后王慶之多次求見專言此事,皇帝怒,命鳳閣侍郎李昭德賜杖。李昭德引王慶之出光順門,立即杖殺,余黨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勸武則天立親子為太子,無人再敢為武承嗣等求乞。69歲,長壽元年(692年)一月初一,皇帝召見存撫使所推薦的人。全部試用,高者試鳳閣舍人、給事中,次者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試官自此開始。二月初三,吐蕃、黨項部落萬余人歸順,分設(shè)十州。三月,五天竺國遣使朝貢。五月,吐蕃酋長曷蘇率部請歸降。六月,別部酋長咎捶率羌蠻8000余人歸降。八月,女皇帝令嚴善思按問舊獄,平反冤案850余人,羅織之風(fēng)開始平息。十月,狄仁杰請放棄安西四鎮(zhèn),皇帝不納。二十五日,武威軍總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復(fù)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zhèn)。置安西都護府于龜茲,發(fā)兵守。70歲,長壽二年(693年)一月二十四日,前尚方監(jiān)裴匪躬、內(nèi)常侍范云仙私自拜見皇嗣李旦,被腰斬于市。又有人告李旦欲謀反?;实勖鼇砜〕紝弳柶潆S從人員,太常工人安金藏自剖其胸以證明李旦不反。皇帝親臨探視,嘆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奔戳钔V箤彶榇耸?。這是圣神皇帝第一次在人前承認錯誤。九月初九,武承嗣等5000人上表請加尊號曰“金輪圣神皇帝”?;实墼谌f象神宮舉行慶典接受尊號。71歲,延載元年(694年)一月初十,帝令婁師德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營田大使,令做好邊境營田。二月,王孝杰擊敗吐蕃、突厥各3萬余人。韓思忠擊敗泥熟俟斤等萬余人。十六日,帝命薛懷義為伐逆道行軍大總管,率18位將軍討伐默啜。八月十七日,蕃胡慕義,捐錢百萬億,請立天樞,以頌女皇帝功業(yè)。帝令于端門外鑄天樞。

        208 評論(14)

        和信長慶

        樓上真牛叉. 共產(chǎn)黨方面: 粟裕,劉伯承,鄧小平,陳毅, 國民黨方面: 杜聿明,黃維,邱清泉,黃柏濤,李彌,孫元良

        115 評論(12)

        ronghuiguantong

        人民解放軍序列(兩大野戰(zhàn)軍,23個縱隊,63-66萬人)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華東野戰(zhàn)軍(十六個縱隊加四個旅,40多萬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豫東戰(zhàn)役后一直在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部任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 副政委譚震林 參謀長陳士渠 政治部主任唐亮 副參謀長張震 政治部副主任鐘期光 后勤部長劉瑞龍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葉飛(第一、第二、第三師)第三縱隊代司令員孫繼先、政委丁秋生(第八、第九師)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師)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師)第八縱隊司令員張仁初、政委王一平(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師、二十四師)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政委劉培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師)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炮一、炮二、炮三團、工兵團、騎兵團、坦克大隊)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政委雷經(jīng)天第35軍軍長吳化文政委何克希(第103、104、105師)魯中南軍區(qū)司令員傅秋濤 蘇北軍區(qū)司令員管文蔚、政委陳丕顯冀魯豫軍區(qū)司令員趙建民、政委潘復(fù)生(獨一、獨三旅)江淮軍區(qū)司令員陳慶先、政委曹荻秋(第三十四、獨立旅)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未參戰(zhàn)) 政委譚震林(兼) 副司令員王建安 參謀長李迎希 政治部主任謝有法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政委趙啟民(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師)第九縱隊司令員聶鳳治、政委劉浩天(第二十五、第二十六、二十七師)第十三縱隊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師)魯中南縱隊司令員錢鈞、政委張雄(未參戰(zhàn))(第四十六、第四十七師)渤??v隊司令員袁也烈(新一、新十一師)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 政委陳丕顯 副政委吉洛(姬鵬飛) 參謀長覃健第二縱隊司令員滕海清、政委康志強(第四、第五、第六師)第十一縱隊司令員胡炳云、政委張藩(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第十二縱隊司令員謝振華、政委李干輝(第三十五、第三十六旅)中原野戰(zhàn)軍(七個縱隊加三個旅,近20萬人)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副司令員陳毅、 李先念副政委張際春 參謀長李達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勇、政委蔣振華(第一、第二、第二十旅)第二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第四、第六旅)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lián)、政委彭濤(第七、第八、第九旅)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二旅)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第九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旅)第十一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豫皖蘇軍區(qū)司令員張國華(獨立旅)豫西軍區(qū)司令員 曾希圣、政委張璽(獨立旅)陜南軍區(qū)司令員 劉金軒、政委汪峰(獨立旅)國民黨軍序列主要將領(lǐng)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參謀長:李樹正副參謀長:章毓金前進指揮部(在陳官莊地區(qū)被殲)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孫元良、趙家驤 參謀長:舒適存 副參謀長:文強、劉伯中、吳寶云第二兵團(在陳官莊地區(qū)被殲)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適存、譚輔烈、王長海、高吉人參謀長:李漢萍 副參謀長:董熙下轄:第五軍(熊笑三)第45師(郭吉謙、崔賢文) 第46師(黃宗顏、陳輔汗、郭方萍)第200師(周朗)第七十軍(高吉人、鄧軍林)第32師(龔時英)第96師(鄧軍林、劉志道)第139師(唐化南)第七十二軍(余錦源)第34師(陳漁浦) 第122師(熊順義) 第233師(李芝、徐華)第七十四軍(邱維達) 第51師(王夢庚) 第57師(馮寄異) 第58師(王奎昌)第十二軍(舒榮)第112師(余一凡 第238師(徐有成)第一百一十六軍(譚心)第287師(李芝)第288師(陳元良)獨立旅(新44師)(王屏南、耿文哲)騎兵旅(陳陶、張榮甲)

        359 評論(12)

        早秋2013

        經(jīng)常會指責(zé)孩子,沒有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對孩子的態(tài)度特別差,99%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犯這幾種錯誤。

        303 評論(12)

        開心寶貝萱萱

        上一章我們說了,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要想解決他們沉迷手機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親子關(guān)系。因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你已經(jīng)無法再用權(quán)力來控制他們了,你只有贏得孩子,讓孩子把你當作他的朋友、戰(zhàn)友,在此基礎(chǔ)上,孩子才能聽你的,你也才有可能解決他們沉迷手機的問題。否則孩子把你當作敵人,你越是不讓他干的事他就越是去干,因為他要跟你作對,故意氣你,換句話說,你越是不讓他玩手機,他就越是要玩。你的教育不僅無法起到作用,反而會起到一個反作用。因此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想解決手機問題,就必須要先解決親子關(guān)系問題。這個問題沒解決,父母就不要跟孩子談?wù)撌謾C問題,否則你越說孩子越沉迷手機。那如何解決親子關(guān)系的問題?上一章我們也說了,要解決親子關(guān)系問題,父母就必須要放棄否定式教育理念,而是采用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因為否定式教育必然會導(dǎo)致親子關(guān)系變差,這是由底層教育邏輯所決定的。具體什么是肯定式教養(yǎng),又如何順應(yīng)孩子,大家可以翻看本專欄的第9章和第10章,之前的章節(jié)中已經(jīng)介紹了,這里就不再重復(fù)介紹了。那是不是說改善了親子關(guān)系就一定能避免孩子沉迷手機呢?并不是。改善親子關(guān)系是第一步,是前提條件,但并不是說改善了親子關(guān)系就一定能解決孩子手機問題。在改善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父母還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可能最終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條件一:訓(xùn)練孩子控制手機的能力玩手機其實是一項能力,而父母需要教會孩子這項能力,這也是我們這個專欄一直強調(diào)的理念:你要訓(xùn)練孩子玩手機。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其實并不是不知道手機的危害,他們也不想一直沉迷手機,只不過手機確實太好玩了,所以只要他們一玩起來就特別容易沉迷。這就好比你每天都在吸煙,但你不知道吸煙的危害嗎?你不想戒煙嗎?不是的,你也知道吸煙的危害,你也想戒煙,但你已經(jīng)習(xí)慣了,已經(jīng)形成了本能,而你很難克服自己的本能,所以你想戒煙也戒不掉。對于孩子玩手機來說也一樣,他們也面臨著跟你吸煙一樣的困境:想控制但控制不住。所以對于孩子沉迷手機,父母必須要認識到孩子所面臨的困境,不僅不應(yīng)該批評指責(zé)孩子,反而應(yīng)該幫助孩子,教會他們?nèi)绾握_地使用手機,訓(xùn)練他們玩手機的能力,這樣才能一步步的增強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可以更好地使用手機,避免沉迷。至于如何訓(xùn)練孩子,在前面的章節(jié)中第10—15章中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再重復(fù)了。按照我們的方法,不斷訓(xùn)練孩子,最終就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玩手機。條件二: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訓(xùn)練孩子使用手機的能力,這是第一個條件,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226 評論(12)

        lee是個小吃貨

        可能會。大部分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剛開始應(yīng)該還是會無法控制自身脾氣,需要家長介入。

        109 評論(14)

        xieyouliab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么是太過于嚴厲了,要么就是一點原則性都沒有,沒有給孩子樹立很好的規(guī)則意識,有些孩子根本就不會聽家長的話。

        324 評論(9)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