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敏敏敏
昨天,剛畢業(yè)的學生小慧在微信里跟我吐槽,說她辦公室有一個中年女人,說話做事總是針對她。
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女人就問多少錢?
如果報的價格低了,她便露出嗤之以鼻的表情:“買衣服就要買點好點的啊,別一件又一件的跟置辦垃圾一樣,穿兩天不喜歡了就是個扔……”
若是報的價格高了,她便撇撇嘴,隔天就跟其他同事八卦:“你說小慧一個月能掙幾個錢啊,還買那么貴的衣服,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就知道享受……”
小慧是個很有上進心的姑娘,一邊工作,一邊還在備考心理咨詢師證。下班后,有些同事聚會,她也沒有時間參加。那女人就陰陽怪氣地譏諷她:“哎喲,又要回家學習啊,這么努力,你考得那個證什么時候能考出來?。俊?/p>
眾目睽睽之下,小慧漲紅了臉,不知該如何回答。
小慧并不是個口齒伶俐的姑娘,被她懟了之后,嘴笨反駁不出,心情憋屈到極點。再遇到她的時候,嚇得不敢張口。
于是,關(guān)于小慧清高拒人千里之外的流言又開始流傳。
微信語音里,我聽出小慧的聲音里都帶了哭腔。
我真心疼她,這個剛畢業(yè)的小姑娘,一接觸社會就遭遇了滿滿的惡意,她沒做錯什么,也不知該如何躲避。
我想起了自己大學實習的時候,實習單位的一位老員工也莫名總是針對我。
我若是上班比她來得早了,她便跟別人念叨:“小韓天天來那么早,瞎積極什么呀,好像全單位就只有她一個人努力。”
我若是來得晚了,她也抱怨:“小韓天天遲到,早上都是我開門,怎么好意思?”
明明是我談下的單子,最后她卻搶了先機替我跟客戶簽了約。回來還跟經(jīng)理吐槽說我服務不到位,如果不是她及時出馬搞定,那一單就要跑了。
我忙活了大半個月,獎金被她領了,還要挨領導的批評。
我也跟小慧一樣的嘴笨,想跟她吵一架,又抹不開面子,只能默默掉眼淚。
幾次三番之后,我實在忍不住就跟單位的張姐吐槽:“我跟她無冤無仇,她為什么總針對我?”
張姐是負責帶我的部門經(jīng)理,人睿智又溫和。她笑笑說:“很簡單,因為嫉妒。對心胸狹窄的人來說,你比她優(yōu)秀,這就是原罪。羨慕、嫉妒然后就是恨。你錯就錯在,明明比她優(yōu)秀卻還妄想她能喜歡你?!?/p>
張姐的話讓我釋然了不少。但我依然困惑:“那我該怎么辦?”
張姐又安慰我:“跟你比,她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社會經(jīng)驗豐富,或者說有心機。她看你單純好脾氣,就放肆地欺負你。不過,你完全沒必要因此而感到難過和困擾,她是什么樣的人,公司的人都清楚。我們不會因為她說什么,就改變對你的看法。況且,你和她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你還有更廣闊的未來,何必拉低自己跟她一般見識呢?而且,我告訴你,她不改掉這種斤斤計較的惡毒品性,這輩子難獲幸福!你也聽說過吧,她和她婆婆的關(guān)系,還有老公的關(guān)系都糟透了。”
張姐的話又提醒了我。我想起來,確實經(jīng)常聽到她在辦公室里跟別人吐槽自己的婆婆,抱怨說老人不幫她看孩子,她坐月子的時候也沒有好好照顧她,不舍得給她兒子花錢買衣服等等。
對老公她倒是閉口不言。但我也聽別人私下談論過,說她老公不止一次地出軌。
她年紀只有四十歲出頭,卻滿臉黃褐斑,看起來很蒼老。
原來,她是生活得不如意,就把心里淤積的惡意都化作刀鋒般尖刻的語言刺向身邊的人。
想明白這個道理,打那以后,她再說什么難聽話,我都不放在心上。
因為,我打心眼里可憐她。當然,這種可憐是帶了鄙夷的。生活得悲慘,并不是禍害別人的理由。
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個月后我就要去讀研了,從此人生中再不會與她有交集。此后,她再耍什么心機,我也只是抱著看戲的心態(tài),懶得點破她。
我跟小慧說了我的猜測:“她說話那么惡毒,多半生活得不如意吧?”
果然,小慧告訴我說,這個女人雖然表面光鮮,可其實她和老公長年分居,夫妻關(guān)系早就名存實亡。兒子也不爭氣,大學沒考上,到處晃蕩著打工,讓她操碎了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我曾經(jīng)的遭遇又在小慧身上重演了。
我安慰小慧:“所以啊,你沒必要跟她一般見識,惡語一出三冬寒,她不改這毛病,婚姻永遠不可能幸福。
不過,在她面前,你也不要表現(xiàn)得太懦弱,自己要有個底線,一旦她做的事超越這個底線,你就要讓她明白:這是不可以的!
因為這種人通常都是吃軟怕硬,看人下菜碟的貨色?!?/p>
小慧說:“是?。∷龑χI導的時候,態(tài)度就特別好,特別會演戲?!?/p>
果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說話尖刻,正暴露了自己活得不堪,才會對世界充滿惡意;動用兩面三刀的心機也只能表明自己無能又自卑,通過正常的渠道跑不贏比賽,就使用這種拜高踩低的手段。
聊天最后,我再三告誡小慧:“想要擺脫這種底層次的人,就得努力提升自己,千萬不要被她的冷嘲熱諷所打擊,不敢堅持理想,那可太傻了!”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吧?
因為生活得不如意,心里淤積的憤恨無處發(fā)泄,就化成最惡毒的語言,刺向身邊的人。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尖酸刻薄的習慣。
他們總是讓別人不舒服,充滿了負能量,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能把日子過好?只能陷入一種吸收負能量,再對著別人釋放負能量的惡性循環(huán),實在是可悲!
奉勸這樣的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先從學會說話做起吧。
佛家講布施,學會給予,才能收獲福報。
當你沒有能力施舍錢財?shù)臅r候,對別人說點溫暖鼓勵的話語,給別人一個善意的眼神,都是布施。
換句大白話說:你總要先讓身邊的人舒服了,別人才能讓你舒服啊!
寫火熱的人生,講震撼的故事。微信公眾號:奇奇漫悅讀(ID:qiqimanyuedu)
優(yōu)質(zhì)心理咨詢師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