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onghang
鄭衛(wèi)莉和趙君離婚后嫁給了杜志國,之后兩位老演員都變得低調(diào)了起來,鄭衛(wèi)莉她如今過得很幸福。
2017年,杜志國與鄭衛(wèi)莉三婚后不久,被小30歲粉絲爆料同居并懷孕,杜志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雖然他矢口否認,但女方公開了語音和聊天記錄,差點晚節(jié)不保。
杜志國1954年出生于河北邢臺,也許你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一定知道他的作品,《雍正王朝》的年羹堯,《天下糧倉》中的盧焯,演技精湛。隨著兒子杜淳進入娛樂圈,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杜志國,2007年,父子合作主演《敵營十八年》。老戲骨杜志國的事業(yè)蒸蒸日上,三婚后發(fā)生了一件事,差點令杜志國晚節(jié)不保。
小編帶你走進杜志國的婚姻生活,杜志國一共有三段婚姻,而且個個都是美女演員,分別是楊麗、趙娜和鄭衛(wèi)莉。在天津警備區(qū)文工團時,他就遇到了舞蹈演員楊麗,杜志國對楊麗是一見傾心,展開了追求。
杜志國25歲那年成了家,婚后不久,楊麗生下兒子杜淳。雖然那時杜志國沒有成名,但是夫妻舉案齊眉,生活卻很幸福,這也是杜淳童年最快樂的時光。
直到1985年,杜志國終于接到了演員生涯的第一部戲《丁汝俊》。演藝事業(yè)的忙碌,無法顧及家庭,隨之家庭矛盾接踵而來。他和妻子楊麗的關系,漸漸疏遠,最終夫妻關系名實存亡。直到杜淳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杜志國才和楊麗才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杜志國憑借《雍正王朝》一炮而紅,杜志國迎來了他的第二段婚姻,這個人就是演員趙娜,也是標準的美女,兩個離異的人走到了一起。
2004年,50歲的杜志國,48歲的趙娜喜結(jié)連理,不過這段婚姻也沒有維持很久,兩人都有兒子,矛盾重重。2008年,杜志國遇到了小十幾歲的鄭衛(wèi)莉,這也他是第三次結(jié)婚,不過這次非常低調(diào),一個二婚,一個三婚,沒有舉辦婚禮。
杜淳對鄭衛(wèi)莉這位后媽也是非常喜歡和認可,兩人相處得也很好,日子總算是幸福穩(wěn)定??删驮谶@時杜志國突然傳出緋聞。
2017年,杜志國粉絲楊女士,比他小30歲,在網(wǎng)上公開爆料稱“自己被杜志國下了藥,并懷孕,只是因為意外,孩子流產(chǎn)了?!?/p>
杜志國卻說被對方下藥陷害,自己已經(jīng)明確表明已婚的身份,對方依舊糾纏不清。事后楊女士要求支付1000萬賠償,自己已經(jīng)報案處理。
隨后,楊女士甩出更強有力的王牌"通話錄音",瞬間將杜志國推向了深淵。此事不了了之,只有當事人才清楚事情的根源。在外界都在調(diào)侃甚至謾罵杜志國的時候,只有鄭衛(wèi)莉陪伴并選擇原諒他。自那以后,杜志國低調(diào)了很多,還是人們心中的老戲骨形象。
杜淳也曾是花花公子,如今在39歲時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女,杜淳與妻子王燦的感情生活也羨煞旁人,女兒也是非常漂亮可愛,杜志國也是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了。
只是苦了前妻楊麗,杜淳出席電影《關于我媽的一切》首映會,首次爆料媽媽目前患癌,身體很不好,他一度淚灑全場,不愧是血濃于水。
在杜淳和王燦錄制的《婆婆和媽媽》綜藝中,本以為杜淳媽媽會出鏡,因為身體的原因,楊麗安排妹妹參加節(jié)目。人生總是會有跌宕起伏的不如意,婚姻和愛情也是如此,像杜志國這樣的老戲骨因為緋聞晚節(jié)不保得不償失。
豬豬俠xtt
評書《隋唐》和小說《說唐》中,曾描寫隋末起義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家盜賊”。傳說來自于現(xiàn)實,歷史上隋末起義的首領、勢力人數(shù)之多,作戰(zhàn)力之強,實屬歷朝歷代少見,可能并不比傳說中少。 海黃地區(qū)(河北、山東一帶)是隋末起義軍的最集中地區(qū),勢力也是最強的。有些割據(jù)政權(quán)還與新建立的唐朝政權(quán)對立,很多起義軍流竄到其他地區(qū)。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偶然的,因為魏晉之后的南北朝,十六國,大量北方少數(shù)民族進入河北,山東一帶,造成這些地區(qū)胡漢雜居,尚武的民風形成,弓馬嫻熟。在河北、山東和河南北部地區(qū)形成了著名的“山東豪杰”集團,隋末的起義軍多出于此集團。后來他們中間一部分加入唐,成為建唐的重要力量,例如秦叔寶,程知節(jié)等等;另一部分在隋亡之后,與唐對立,例如竇建德,劉黑闥等人。 1、 王薄 公元611年在長白山(現(xiàn)今山東鄒平縣附近)起事,做《無向遼東浪死歌》,自稱“知世郎”,揭開了隋末大起義的開端。后來評書中《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2、 楊忠緒 公元616年 北平郡(現(xiàn)今河北盧龍) 3、 高開道 公元616-624年 漁陽郡(現(xiàn)今河北薊縣附近)稱王。 4、 盧明月 公元614年 涿郡 (現(xiàn)今北京南),后于614年轉(zhuǎn)戰(zhàn)祝阿(山東長清)、617年轉(zhuǎn)戰(zhàn)南陽(河南南陽)。后來評書描寫為盧明星(實為呂明星)兄弟,為“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 5、 高曇晟 公元 618年 懷戎 (現(xiàn)今河北懷來)?!墩f唐》十八路反王之一,作“高談圣”。 6、 羅藝 公元616年-618年,涿郡(現(xiàn)今北京南),羅藝是隋朝軍官,建立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評書“北平王”的原型 7、 王須拔、王子英、宋金剛 分別于 公元615、617、618年在上谷郡起事(現(xiàn)今河北易縣)。宋金剛《說唐》中曾經(jīng)提到過,是劉武周的大將。 8、 宋子賢 公元613年 博陵郡唐縣(現(xiàn)今河北定州、唐縣附近) 9、 格謙 公元613-616年 先后在渤??ざ棺涌樱ń裆綎|惠民附近)、河間郡(現(xiàn)今河北河間)起事。 10、郄士陵 公元617年 靈壽(現(xiàn)今河北靈壽) 11、魏刀兒 公元616-618年 深澤(現(xiàn)今河北深州),他與在山西雁門起事的尉文通,很可能是評書“花刀將”魏文通的原型。 12、竇建德 公元618-621年 最早追隨孫安祖在高雞泊(現(xiàn)今山東武城北)起事,后在樂壽(現(xiàn)今河北獻縣)稱“夏”王,公元619年轉(zhuǎn)至武安郡(現(xiàn)今河北永年),隋末起義軍主力之一,也是與李淵對立的勢力,被評書塑造為李世民的舅舅,號稱“夏明王”,反對唐朝的“前五龍”之一。 13、趙萬海 公元616年 恒山郡(現(xiàn)今河北石家莊) 14、劉霸道、孫宣雅 公元611年、公元613-616年 渤??ざ棺涌樱ìF(xiàn)今山東惠民) 15、李德逸、郝孝德 公元613年 平原郡 (現(xiàn)今山東陵縣) 16、孫安祖 公元611年 高雞泊(現(xiàn)今山東武城北)。 17、高士達、趙君德 先后于公元611-616年,公元617年 清河郡 (現(xiàn)今河北清河)。高士達是評書《說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8、張金稱 公元 611-616年 臨清(現(xiàn)今山東臨清),評書《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9、杜伏威 公元613年 章丘(現(xiàn)今山東章丘),后與輔公拓等人轉(zhuǎn)戰(zhàn)海陵(江蘇泰州)、江都(經(jīng)蘇揚州)、歷陽郡(現(xiàn)今安徽和縣)等江淮一帶,是隋末起義軍另一主力,《說唐》中寫作“杜武威”,64處煙塵首領。 20、顏宣政 公元615 齊州(現(xiàn)今山東濟南) 21、孟讓、左才相 分別于公元613、615-616年在長白山(現(xiàn)今山東鄒平)。 22、郭方預 公元613年 北??ぃìF(xiàn)今山東青州) 23、左孝友 公元614年 東萊郡蹲狗山(現(xiàn)今山東龍口南) 24、韓進洛、張青特 公元613年、公元616-620年 濟北郡(現(xiàn)今山東東阿縣) 25、 劉黑闥,曾是竇建德部將,公元621-623 在武安郡(現(xiàn)今河北永年)起事,成為唐初反唐重要軍事勢力,評書中塑造為“后五龍”首領。 26、甄寶車 公元 613-617 檻山(現(xiàn)今山東東平接山) 27、 李文相 公元 617-618年 魏郡 (現(xiàn)今河南安陽)后轉(zhuǎn)戰(zhàn)黎陽(現(xiàn)今河南滑縣附近) 28、張升 公元 617年 魏郡西部 (現(xiàn)今河南安陽) 29、王德仁 公元614-618年 林慮山 (現(xiàn)今河南林縣林慮山) 30、 徐圓朗 公元 616-623年 在任城(現(xiàn)今山東濟寧)起事并建立政權(quán),《說唐》中“后五龍”之一。 31、張大彪 公元 614 年 昌慮(現(xiàn)今山東滕州) 32、 宋世謨 公元 614年 瑯玡郡(現(xiàn)今山東臨沂) 33、 吳海流、房獻伯 先后于公元613、617年 濟陰郡(現(xiàn)今山東曹縣) 34、 王伯當 公元616年 濟陽(現(xiàn)今山東東明南),評書中“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有“勇三郎”之稱,大隋朝第一位武狀元。 35、 孟海公 公元613-621年 周橋(現(xiàn)今山東曹縣南),評書中著名的“前五龍”之一。 36、 王當仁 公元616年,外黃(現(xiàn)今河南蘭考北部) 37、呂明星 公元613年,東郡(現(xiàn)今河南滑縣),評書中作“盧明星”,盧明月的兄弟,“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 38、周文舉 公元616年,韋城(現(xiàn)今河南滑縣東) 39、 翟讓 公元611-617年,瓦崗(現(xiàn)今河南滑縣南),評書提到過,單田芳在某版本中把他列為“四猛”之三,其領導的瓦崗軍就是《隋唐》這部評書的主角,評書中三斧定瓦崗,制服翟讓,后來程咬金探地穴的成為“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為十八路反王之首。 40、李密 公元617-618年,李密殺死翟讓,取得瓦崗軍領導權(quán),攻占洛口倉(現(xiàn)今河南洛陽東),建立“魏”政權(quán),成為隋末勢力最大起義軍的之一,曾有秦叔寶,程知節(jié),羅士信,牛進達(很可能為尤俊達原型)等名將。評書中為程咬金脫袍讓位給李密. 1樓 | 回復本樓 | 2007-9-3 16:17:13 20080808 《興唐傳》并非只有大唐一家去推翻隋朝建立基業(yè),換句話說,唐朝只是在最后抓住時機消滅了各路反王才霸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 而在評書中,主要描述的是瓦崗山大魔國混世魔王,而實際上圍攻四明山時是十八路反王,他們是瓦崗寨大魔國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梁王李執(zhí)、小梁王蕭銑、濟寧王王溥、江南王沈法興、海州王高士魁、冀州王高士達、陳州王吳可玄、易州王鐵木耳、南陽王朱燦、河北鳳鳴王李子通、濟南王唐璧、湖廣襄陽王雷大鵬、口北王??俗谔?、沙漠王羅子都、金提王張稱金、川蜀王薛鳳池、曹州順義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談圣。這十八路反王是在圍攻四明山時聚集一起,推舉混世魔王做都盟主,攻打四明山,圍困隋煬帝,結(jié)果李元霸錘震四明山,殺退十八路反王。至此,十八路反王一役雖說并未冰消瓦解,但也傷了元氣,更可以看出只是一些烏合之眾,并不能真正掃平四方,因而才有后面唐朝的出現(xiàn)。 關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說法,比如洛陽王王世充、定陽王劉武周、夏明王竇建德、北平王羅藝等等,這里每個說書者都有自己的說法?!杜d唐傳》按照四明山一役來說的十八路反王,而且可以看出這些反王要么是山賊草寇要么是隋朝逼迫而反,這些人都是不得不反。這些人的志向并非要建立基業(yè),沒有那么大的雄心。大魔國雖然打著推翻隋朝的旗號,但程咬金并沒有當皇帝的野心,其它的各個王都是聚集了一批人,舉個旗號,要見識沒有見識,要野心沒有野心,充其量也就是個土皇帝。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失敗也是預料之中的,兵不強將不廣財不足智不夠野心不大如何能夠成氣候?在錘震四明山之后,唐國公李淵舉旗反隋定號唐,夏明王竇建德定號夏,北平王羅藝反隋但也只是大魔國分支,大魔國國王程咬金退位,洛陽王世充反隋,李密登基定號西魏,至此形成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反隋的義軍-以翟讓、李密為首的瓦崗軍、竇建德為首的夏及以李世民為中心的唐。翟讓作為瓦崗山創(chuàng)始人而留名青史,歷史學家更推崇翟讓而不是程咬金,而在《興唐傳》中,翟讓只是一介武夫,外號小霸王,才智平平,這與歷史有些不符,同樣李密也是一樣,這里就不深研究了。 十八路反王對隋朝江山構(gòu)成了嚴重的威脅!想想各地煙塵四起,到處舉旗造反,隋朝耗用國力剿滅匪患,必然大傷國力,再加上隋煬帝荒淫無度,大大損害了隋朝的元氣,四明山一役隋朝已是大廈將傾,同樣十八路反王也是疲憊不堪,這時候李世民看準時機舉旗反隋,可謂是雄心勃勃,再后面用計擒拿親舅舅竇建德,大唐江山已經(jīng)占據(jù)天下的太半,瓦崗軍素與李世民交好(一方面秦瓊救唐王、另一方面柴紹是賈家樓兄弟,以及后面李元霸放大魔國之情等等),使得西魏王李密將奔他鄉(xiāng),最后大唐得以安天下。 十八路反王是唐朝建立的犧牲者!而他們也都是草莽的血性英雄,并不是玩弄權(quán)術(shù)的政治家,所以他們只能被人利用,最后被人屠戮。王霸之業(yè)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智力,智力降武力,不能講義氣講辭讓,要當仁不讓要心狠手毒。李世民確實合格,否則無法成為一代帝王。帝王在人性上是冷酷的,總要除掉對自己不利的人,來得到權(quán)力,這一點帝王永遠不是善良的人,更不是性情中人。 而十八路反王卻都是血性漢子,性情中人,激于義憤,就要殺人就要造反,所以不能夠成就霸業(yè)。而像大魔國的諸位將官也是同樣,秦瓊、程咬金等都是人尖子,滑頭,吃虧的事是找不著他們的,所以他們最后能夠扶保大唐,成為一代名將。說書人給李世民說得是忠厚寬仁,事實上李世民絕對是唯利是圖的人,放棄局部抓住整體的野心、冒險家。而秦瓊等人則是看誰有前途就跟著誰,是“識時務者”的俊杰,決不是忠心一意的忠誠者。 寫到十八路反王的時候,對他們只能表示可憐,他們不具備競爭王者的天賦和素質(zhì),就不該參與到這場紛爭中來,參與帶來的后果是百姓因他們而受兵亂,他們自己受到屠戮。今天,無頭緒的競爭,不是每個人都有競爭的素質(zhì)的,具備競爭素質(zhì)的人最后生活富足,不具備的人面臨的一波一波的困難和痛楚,最后往往心力憔悴甚至搭上一生的幸福。王者的天賦和素質(zhì)就是競爭,競爭永遠都是殘酷的,因此需要的永遠都是不折手段的權(quán)術(shù),最大的要求就是心理承受素質(zhì)要好,不能心軟。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下場就是慘死在揚州擂,或者死于唐兵之手。他們的頭腦都太僵直,不會權(quán)術(shù)所以就失敗慘死,手段也不夠狠毒。一定要意狠心毒,不折手段,要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要該下手就下手,所以,親兄弟也要殺,父親也要殺,否則怎成帝王?做普通的競爭者不必殺自己的親人,但對別人決不能留情。勝者為王敗者寇,最后評價的時候,勝者因為勝怎么說都有理,人們都會贊譽勝利者。
溫暖三月5021
隋末"十八義反王" 1.相州白御王==高談圣 2.山東濟南王==唐璧 3.濟寧知世王==王縛 4.蘇周梁王==沈法興 5.胡廣楚王==雷大鵬 6.山後定陽王==劉武周 7.河北壽州==李子通 8.沙沱英王==羅干突厥 9.幽州把漢王==鐵木耳 10.魯州凈秦王==徐元朗 11.江陵大梁王==蕭銑 12.武林凈梁王==李執(zhí) 13.明州齊王==張爾金 14.楚州楚越王==高士達 15.陳州勇南王==吳可宣 16.下州夏明王==高士遠 17.瓦崗魏王==李密 18.淮安王==李神通 還有隋之而起的== 1.山西太原唐王==李淵 2.趙王==正統(tǒng)可汗 3.夏王==竇建德 4.洛陽王==王世充 5.忠孝王==伍云召 6.鄭王==李勛 7.淮陽王==道立 8.朔方==梁師都 9.北平==高開道 10.城父==朱燦 11.燕王==魏刁兒 12.隴西==薛舉 13.河西==李軌 14.齊郡==左孝友 15.章丘==杜伏威 16.平原==郝孝德 17.上谷==王須援 18.涿郡==盧明月 19.突厥==頡裟可汗 20.揚州==宇文化及 21.定陽王(後)==劉黑闥 22.宋義王==孟海公
優(yōu)質(zhì)心理咨詢師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