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我旳心
工作內(nèi)容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從來訪者及家屬等信息源獲得有關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資料;對來訪者的心理成長、人格發(fā)展、智力、社會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進行全面評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測查;根據(jù)心理發(fā)展史和心理生理測查的結果,對來訪者作出心理診斷,制定心理治療計劃,并指導實施;在心理咨詢中發(fā)現(xiàn)來訪者有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時應及時請求會診或轉往其他??啤?1、心理危機干預一個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打擊,如理想、目標和事業(yè)的喪失、親人的意外死亡、人際關系的惡化等導致急劇的精神崩潰時采取的心理咨詢。 2、生活問題咨詢包括戀愛、婚姻、家庭及性問題,升學和就業(yè)的選擇,適應不良,學習困難,兒童行為不良,人際關系問題,以及酒和藥物依賴等各種心理衛(wèi)生問題。 3、身心疾病咨詢許多軀體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等,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也均與心理社會因素有一定關系,可以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從而解除心理壓力,以防止軀體疾病加劇。 4、精神障礙咨詢?nèi)缁忌窠?jīng)癥、人格改變及其他精神障礙者,可就有關藥物治療、社會功能康復、婚姻與生育等問題征求醫(yī)生的意見。 5、其他問題咨詢?nèi)缂彝?、群體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亦可進行心理咨詢。 心理醫(yī)生不但要有一定水平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職業(yè)素質(zhì)。 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摩擦、戀愛婚姻、家庭矛盾、親子關系、升學考試、就業(yè)選擇等問題尤為突出。同時涉及到人們的很多隱私,有一些會極具有故事性。為來訪者保密,就成為心理醫(yī)生的基該品德和首要素質(zhì)。 在國外,每個咨詢室外都會掛上一個牌子,上面寫有咨詢師的姓名,學歷, 擅長的問題。如有擅長解決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擅長解決夫妻關系問題的等等,求助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問題來選擇合適的咨詢師。中國目前雖然還未作到這一步,但也是未來的趨勢。 據(jù)1991年的統(tǒng)計表明,美國每百萬人口有550個心理學家,其中87%以上具有心理學或哲學博士學位。中國1997年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每百萬人口只有2.4個心理工作者,其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不足2%。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中國的心理咨詢者狀況都不盡如人意。所以有的專家稱,中國心理咨詢業(yè)發(fā)展?jié)摿艽螅睦碜稍儺a(chǎn)業(yè)遠未形成規(guī)模。心理咨詢業(yè)將在未來10年有長足的發(fā)展。目前,中國心理咨詢不論就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標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進步的社會期待著出現(xiàn)緩解人們心理壓力的心理按摩師,使心理咨詢步入正軌,也使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更高。 收入情況美國心理咨詢收費普遍在每小時50美元至300美元之間,低價位的咨詢往往是納入到美國全民醫(yī)療保障體系,也就是說可以帖保險公司報銷的。而咨詢費用一些私人機構可能價格更貴。目前在中國的收費情況。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型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心理咨詢收費普遍在300-800元人民幣之間(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明文規(guī)定),而在一些經(jīng)驗和學術較為知名的專家咨詢師,收費往往達到1000至2000元并且可以建議你去了解一下深圳百康培訓學院,那里的老師比較專業(yè),并且服務也比較好。
大果果就是我
心理咨詢師平均工資是6200元/月,是因人而異的。在北京、上海、廣州,好的心理咨詢師每小時的咨詢費用可以達到1200元左右。根據(jù)自身資質(zhì),工作單位及工作地點不同收入不等。多則月薪上萬。國內(nèi)與國外也有很大差別。 心理咨詢師是協(xié)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具有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fā)的職業(yè)資格證書的人,是健康管家職業(yè)之一,主要解決人們心理健康問題。健康人群會面對許多家庭、擇業(yè)、求學、社會適應等問題,他們會期待做出理想的選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發(fā)揮和尋求生活的良好質(zhì)量。心理咨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中肯的發(fā)展咨詢,給出相應的幫助。拓展資料:1.學成心理咨詢師需要的時間:對于心理咨詢師來講,先要掌握理論知識,這個就需要你最好參加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認證培訓,一般5個月左右能掌握相關知識,最好參加個認證考試,拿到心理咨詢師證書,畢竟從事心理咨詢行業(yè)證書是必須的。其次要掌握實務操作技能,也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同時可以嘗試接觸一些來訪者,用自己理論階段學到的知識為他解答。心理咨詢師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時間越久經(jīng)驗越多越吃香的。2.心理咨詢師證書一旦考取,終身有效,不需要年檢。3.最新心理咨詢師的就業(yè)方向有:開設心理咨詢室,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工作,解決學生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在專業(yè)的醫(yī)院心理門診工作;在企業(yè)、學校工作,解決員工、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街道辦事處或社區(qū)心理服務中心工作;在公務員系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咨詢系統(tǒng)等各大行業(yè)工作。
歲月靜好-靜靜
德瑞姆心理咨詢師培訓學校上海德瑞姆心理教育創(chuàng)立于2002年,是中國心理咨詢師兆櫻的搖籃,政府授權的第一家職業(yè)心理咨詢師培訓機構,專注于心理學人才的培養(yǎng),辦學10多年,數(shù)萬名優(yōu)秀學員,成就了中國心理學教育領域的領導品牌。
2004年,德瑞姆與美國心理咨詢協(xié)會合作出版了《職業(yè)心理咨詢師叢書》,彌補了中國心理咨詢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的空白。目前,擁有200多位學術界知名教授、心理咨詢界權威專家組成的李手專家教師團。已族擾叢經(jīng)開設了上海、蘇州、無錫、杭州、南京、北京、廣州7大校區(qū)。并在2013年建立了德瑞姆網(wǎng)絡心理學院。
德瑞姆名師陣容,真正做到與大師零距離對話20%——權威命題組老師30%——名校泰斗專家教授、精神衛(wèi)生中心權威心理醫(yī)生50%——一線實操名師依托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廣州多地資源,教師全部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心理學會、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上海精衛(wèi)中心等名牌院校和專業(yè)性科研機構;
沐沐漁的天堂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道德經(jīng)》講的是王天下之道,孔子是講最重要的,而老子講根本重要的。柔弱勝剛強,老子最后歸于天道,以及圣人之道?!兜赖陆?jīng)》就是讓我們從人道修行到圣人之道,這是中國人講圣人之道的邏輯:做好了當下的人,要往圣人之道上走,這樣才可以脫離原來的階層,從思想和思維上上升到圣人的思維,才可以達到更高的層階。這就是世界的邏輯,中國的思維。所以用《道德經(jīng)》成就我們的人生八個字: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意思是:可信的話不華美,華美的話不可信。合于道的不需要巧辯,巧辯的不一定不合于道。真懂的不需要廣博的例子來證明,用所謂廣博的安全來證明的不真懂。圣人不為自己積攢什么,既然一切都是為了世人,自己就愈發(fā)擁有得多了。既然一切都已經(jīng)給了世人,自己也就越發(fā)豐富了。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但是絕對無害,而圣人的道建功立業(yè)而不爭功。柔弱勝剛強,天道勝人道。如果一個王、一個人主、一個君主能夠守天道而摒棄人道,那么天下可至太平,天下太平那就是至治之極。太平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tài)是:甘、美、安、樂,真正的王天下,真正的王家庭,真正的王班級,都應該謹守天道,絕棄人道。這樣才能夠維持所下轄的所有集體,大而化之,才能夠長久地維系天下太平之治。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就是說很真實很實在的話聽起來不是那么動人,非常動聽的話不一定真實。我們現(xiàn)在總是鼓勵大家說好話,有沒有必要?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yōu)榱苏f好話,就往往不講真話了,我們?yōu)榱苏f好話,有時候連實話也不說了。你要選那些聽起來很動人,但是最后可能是什么也沒說的空話。我們是要選擇聽,是聽那些忠言逆耳的話,還是聽很動人但是很虛空的話。從你的家庭里出來,你就已經(jīng)選擇了是說動聽的話,愿意聽動聽的話。命運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所造成的結果,因為人生就是不同階段調(diào)整,是不同階段的選擇。而為什么這樣選擇,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這就是文化屬性。 ???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真理永遠是真的,真理越辯越明。忠言就逆耳,逆耳就不愿意聽,動聽往往就不是真話,那么你選擇什么呢?只好選擇不說話,可是不說又不行,怎么辦?就像一個有病的人,沒有外人,你給我號號脈,我跟你說最真實的情況,這時候你總該告訴我點什么了吧。這樣大家就明白中國人說話,一定是不得已:逆耳你不愿聽,好聽的又常常沒用。那怎么辦?你不給我求道,不是很虔誠求道,開玩笑一句話,你不拿很多錢來求道,我不告訴你,為什么?因為好聽的沒用,有用的不好聽,你不拿點兒錢,你就不認為這話是重要的,你就聽不進去,常常是這樣子。所以很多人你不交錢,我絕對不給你講,交了錢我們把它做公益的了,給你積功德。這樣大家慢慢去體會,真理不是辯出來的,中國人不辯就好,越辯越亂,因為我們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么聽怎么誰都有理,但是你仔細聽卻怎么聽都不見得有理。這才是中國的真相,西方人永遠無法了解,所以全世界定條約都不敢用中文定,為什么?因為中文的彈性太大了,用什么文?用法文。一點一滴都很講究,英文都不如法文這么嚴謹,嚴謹你就知道那叫一加一等于二。我們是一等于一加一,中國人、中國字、中國畫,彈性很大,應變能力非常強,所以我們都要學西方,這是最要命的事情,所以我們聽到壞話第一反應就是這誰說的?就從這里來的。有人說你壞話,說你怎么樣怎么樣,我第一個反應絕對不是說你說的是有道理還是沒道理,我只聽這是誰講的?比如是A講的,她剛送了玫瑰,她講沒事,我知道她,B講的,我就知道他好幾次背后攻擊我,所以這個事兒他講的對不對,沒有關系。 ??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了解道,真正明白道,真正去行道的人,他不需要什么都懂,所以他也不必拿很多例子來說明道,說明事情的真相。老子告訴我們知識越多的人經(jīng)常是良心越壞,就這么簡單。我們說北京人很老實的,片兒湯就是片兒湯,酸梅湯就是酸梅湯,但是現(xiàn)在酸梅湯就不僅僅是北京了,酸梅湯可能連一顆酸梅都沒有,用的是調(diào)料、添加劑、色素等等,為什么?原來根本就不知道酸梅湯必須要酸梅才能做出來,那種感覺和味道,可現(xiàn)在不行,科學發(fā)達了,知識越來越多了,那我們用點色素,用點添加劑,一沖立馬可以達到。知識拿來害人,知識拿來騙自己,其實騙別人就是騙自己。騙別人的錢就是騙自己的良心。 博者不知 ,什么都懂的人可能常識也不夠,很多人沒有常識,只有知識而已,常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我們講常識推常理。一個上海的心理咨詢師給別人咨詢完了,他自己從二十樓跳下去死了。還有一個人也在上海打工,最后談了九年戀愛的老公卷著自己所有的東西跑了,而且他讀研究生還是這個女的給他拿錢,她就想我回家看看老娘就死了,回來我也跳樓了,活不了了,九年的感情、九年的所有積蓄都讓這個騙子給騙走了,不光騙走了心還騙走了財。但是回家從小看著她長大的老娘,告訴孩子晚上到我那去睡吧,晚上把門一關問孩子怎么回事?她說沒事,老娘說不可能,你一定有事,沒有事你不可能買這么多東西來看我們。老娘就給她說,你一定遇見什么事兒?不想活了是嗎?很驚呆啊,說怎回事,你怎么知道?老大娘說從小從四個月你光著腚就天天在我懷里,我一直看到你長到七八歲,一直看著你上小學,你有什么心思,我還不知道嗎。然后她大哭著說了情況,被人騙了九年。老太太三句話:第一,兩個腿的蛤蟆不好找,兩個腿的男人遍地都是;第二,你死了,你娘怎么辦?你兩個弟弟,我們都重男輕女,就是因為你聰明,所以你兩個弟弟都沒上學,然后讓你去上學,你上完大學以后,你給家里做的這種貢獻很少,結果你就給這樣一個不三不四沒有正經(jīng)工作的人,在一塊待了九年;第三,你還不將功補過,怎么還想死呢?你對得起你父母,對得起你弟弟,還是對得起你自己?你自己活這么大最后一句話,兩腿的蛤蟆不好找,兩腿的男人遍地跑,隨便抓就是。然后解決方案,啥都別想,啥都別干,給大娘澆半個月的菜地。每天不要穿鞋要光著腳,也不要戴草帽。半個月孩子好了,什么抑郁癥啊,澆半個月的白菜全好了。大家明白嗎?我們學的都是知識,而不是常識,所以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圣人不積 ,圣人不為自己積攢任何東西,什么名分都不要,所以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你替別人做事情是吃虧嗎?沒有,因為你得到的是經(jīng)驗,經(jīng)驗是誰都搶不走的。你想在這個世界要什么東西,我想要一個好的家庭,我想要一個好的愛人,我想要一個好的工作。那么很簡單,天底下的人都和你的想法一樣,那么你怎么才能得到呢?你不要想得到,你只想著去做,這樣的人就可以了,叫一人好天下。你想得到愛就付出愛,付出愛的過程當中,你就得到愛,至于得不到你自己的預期,或者得到你自己的預期,我要這樣愛人家,也要讓人家這樣愛我,那這就不叫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愛就是你就去愛別人,你想得到愛你就去愛,你不要想著得到任何東西,為什么呢?你想要得到愛,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想得到愛,你得不到的,只有付出,付出那就是這個世界得到了愛,那么你也得到了愛。如此簡單,你越給別人你自己就越有,你越給別人,你自己就越多。西方人完全無法明白我們中國人老子的智慧,中國人是我多做事情就會增加經(jīng)驗,這個經(jīng)驗才是我一輩子所得,我給別人越多,所得到的越多,這就叫教學相長。本來不太懂,教學第一遍,老師講你自己懂的也不是很多,第二遍,第三遍你越來越懂,這樣子大家就知道為什么剛畢業(yè)的老師工資不能太高,要求非常的嚴刻,能過三年這關你就行了,過不了這關一輩子完了。所以中國人講任勞任怨,你只有任勞不行,不任怨被別人基本上埋怨死。得到的人心人性,我只有任勞任怨才得到人心,得到人性,反求諸己,做到讓別人無怨。所以最后一句話,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道為什么會生生不已?因為它永遠對萬事萬物有利而無害。草在春天生了,草生的目的就是給牛羊吃的,所以草碰到牛羊要吃它的時候,它沒有抱怨,也沒有說你給我錢,它不在乎,第二年春天又長出來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誰讓它生的,老天。老天沒給它收錢,想到收錢的永遠是人。那么求他就是求自己,求自己求什么?求讓自己歸于天道,讓自己的心長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上,那么就成了天心。天心即人心,人心即我心?!盀槎粻帯?,圣人為什么會不爭,因為圣人仿效天道,天道只有奉獻,沒有爭。圣人永遠為大家服務、永遠舍多于取,他只是取生活的需求而已。那么我們每個人是不是當圣人,做不到也不要苛求,可是我們要把他們當成我們的目標,因為一個人大肚量對自己又大有好處。很多東西你覺得不理想,但是你也很自在,這是金錢買不到的,叫做 為而不爭 ,他的意思就是很怕我們以為我是無為的、什么事不干的、與世無爭的、退隱山林的,像佛家講的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三皈依。那我就問:中國十四億人口全部都不干活,脫了俗裝換上僧裝全都隱到深山里,或者都去拿個碗去要飯,你覺得行嗎?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人如果不做事還要吃飯,吃么么不剩,干么么不行,那飯桶,現(xiàn)在叫吃貨,所以人一定要工作啊,而且活到老做到老,退休也不能休,這是圣人對我們的期待。但是老子為什么特別強調(diào)無為?就是不要違反自然規(guī)律,你用不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心態(tài)來有所作為,來無不為,然后 功成而弗居,生而不有,為而不是,長而不宰 ,這叫無為無不為。整個的中心思想就在這一句話上,要這樣的表現(xiàn)必須有個前提就是不爭。你無所爭的時候你就可以不違反天道,就可以盡力而為。一旦有爭,第一你開始有利害關系,自然就會違反天道;第二人家就不讓你有所為,你想為,你想當官,你想發(fā)財,你想讓我們給你磕頭,門都沒有,非得打壓你不行,打壓到最后一看果然你是為我們好,不打壓你了,你是領袖。這才是中國人最大的學問,所以不爭是基礎,不爭就是我不居功,不是我不做,而是我做了我不居功,你們要搶功勞隨便拿走,我無所謂,挺開心,相當于一個廚師做了最好的飯,你們都吃的那么開心,那是廚師最高興的事情,我做的飯老公這么愛吃,孩子這么愛吃,媳婦累得都趴在沙發(fā)了,她依然很高興。所以我們就知道,女性才是家里的天,就這么簡單,老公吃成那樣,孩子吃馬那樣,吃得滿臉都是米飯,那是一個媽媽最高興的事情,你去看凡是這樣的母親都是好媽媽,她既能成就她老公,又能成就她的孩子。其實一個人最有前途的就是有人搶你的功勞,那個誰搶你的功勞呢?恰恰是你的頂頭上司,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功勞,踏踏實實地送給我們的上司。很多人認為上司最可惡了,最討厭了,專門搶下屬的功勞,你錯了。你制造很多功勞歸他,他升官了,他感到下面是空的,因為他升職越快越感到?jīng)]人做事,他第一個要求把你提上去。就是這樣子,一輩子有一個人拉你就夠了,你要做一個強者,如果你是一個弱者,投奔一個強者,全然地信他,你讓自己變成強者以后去呵護更多的弱者,這才叫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jīng)》在近兩千七百年前就完成了,但是時至今日,每一句話是如此的珍貴,真正地把它用在日常的生活上,面對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人類都有莫大的好處。我們靠的對人情、對社會的無私奉獻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這是最大的收獲,而其他所有的都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那么就不要去多想它,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一人好世界。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生之蓄之,亭之毒之 等等。最后,我主宰不了你,你只有符合于道,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所有的招數(shù)有那么多,但是心訣只有一句話: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在利和不害之間,利是根本,是宗旨。要利于別人那就要有為,就是給別人利,給別人愛,給別人錢,給別人幸福的生活,這是根本,是宗旨。不害是底線,是基本。根本我給你利,那么底線是什么呢?我不恨你,我雖然給不了你什么東西,但我不能恨你,所以那個是宗旨。利是宗旨,不害是基本,是底線。那不害是什么?三條。第一,不害自己,不害別人,不害萬物,那就是不害道。天之道要求我們不能出現(xiàn)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好心辦壞事的這種行為。為而不爭,則是得到有德的人具體做事的準則和方法,具體的手段千變?nèi)f化,但是方法和手段只有一個,叫不爭。不爭是什么?不爭功,不爭名,不爭權,不爭利。老子在這里進一步闡述出無為思想的核心和本真就是利不害與為而不爭。無為實質(zhì)上就是為,而是利而不害的為,為而不爭的為。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治人事天,莫若嗇。治大國若烹小鮮,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故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還有說我們怎么做事?什么時候開始叫 為之于未有 , 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保持初心,永遠不忘初心,永遠要慎終追遠則無敗事。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這都是謙卑積極向上的有為,表現(xiàn)的是一種為人處世理政的極高境界。我們?nèi)绾尾拍軌蚶缓?,為而不爭,第一條,致虛極,守靜篤;第二條,處下,守柔;第三條,知止知足;第四,功成弗居;第五,不爭而善勝。第一致虛極,守靜篤,反復強調(diào)致虛守靜的行為之法。致虛對修心的要求,要虛其心,實其腹,把內(nèi)心清空,常常使自己處于空杯狀態(tài),使自己的心空無雜物,空無雜念,讓自己的心靈沒有任何污染,達到如嬰兒一般純樸的境界。一個人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世俗的浸染,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心境清明,為人光明坦蕩,處事謙虛謹慎,沒有偏見,這就是致虛。守靜就是對自己心態(tài)的掌控要寧靜、安靜、清靜,不起妄念,這樣就能夠抗拒外界的所有誘惑,從而任何情況都做到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老子所說的道,就必須達到心智的消解,就是不開人之天,要開天之天,要還原到自己的赤子之心。所謂赤子之心就是沒有什么心機,沒有什么成見,無論處下,無論居高都應該致虛極守靜篤,沒有這種修養(yǎng),不可能利而不害,也不可為而不爭。最高境界的自我約束:致虛極,守靜篤。第二,要處下,守柔,怎么達到人生的終極圓滿?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柔弱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所言的處下守柔很大程度上還借助最接近于大道得水的特性,像水一樣地甘居下流,不爭上游,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謙卑處下,虛懷容物。 高以下為基 ,以下為利,以高為害。當我們處于高位、上位時,招來禍害的危險比在低位時更大,叫不虞之險,不虞之毀。你根本想不到危險就來了,根本想不到就毀滅了,你只要示弱,只要處下,只要避掉別人的妒忌,你就會避禍,所以要處下,守柔,才能深邃洞察。利而不害,守柔處下,守弱才能保護自己。為而不爭,才能以弱勝強;處下守柔,才能匯集智慧,形成合力。處下守柔,不是表面、暫時的,應該是真心的處下守柔。常態(tài)就是處下守柔,檢驗一個人是否能夠做到處下守柔,兩個標準:第一,看他自己是不是終不為大, 終不為大 ,不為大主要指什么?為人做事不要貪大,且勿自大,求大,而且更要命的是叫充大。貪大,他自己本身不大,但是他把自己想象成大的,天天冒充老大。很多人反對終不為大的觀點。因為人生在世,只有做大才能展示自己的知識才華,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理想,這種說法本來毫無問題。就要處大,但是那是最重要的事,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大了不覺得自己為大。六十四卦所有的卦象里面只有謙卦是不向壞變化的?;旧鲜亲盍夹园l(fā)展,只有這個謙卦叫謙遜。老子之所以認為不應該為大。第一,如果你貪大求全,那必然有疏漏,貪大求全,必然精力難以集中;第二,你為大了,你必然驕橫、驕傲、驕慢、驕蠻、驕縱,那這種驕最后必然為霸,而為霸,強梁者不得其死矣。就是說你為大了,你必須折。在人的行為準則中,力倡不為大。太值得我們深思而自覺地去為之,另一個是看是否敢為天下先,這是取天下的三寶之一。在人的社會行為當中,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在為先者的心里,既要先,就是說你只要想在前面,必然就會爭,只要爭一定就會有區(qū)別,有取舍,有權衡,而區(qū)別、取舍、權衡,必然最后導致心性大亂。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不敢為天先,才能實現(xiàn)最終意義上的至先,大先。只有保持處下守柔不為大,才能明晰利而不害,也能甘于為而不爭。第三,要知止知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止是有的放矢的良藥,我們辦事不要過分。止所當止,方能實現(xiàn)初衷。從個人效率的角度來講,要達到知止的境界,一定要明心見性,只有心明才能見事,見事才能知止。那么心靈源自于什么呢?不貪,不奢,不貪婪,不奢侈,不奢華。知止,絕不是消極的見識,表面上看是尋一個自保,而深層上卻是一種穩(wěn)妥的前行。該退的時候退一步,進三步。再前進一步,雷區(qū),粉身碎骨,炸死了。這是一種以主動選擇自我控制為特征的圣人智慧,主動選擇,我選擇退,我選擇退和選擇進是一樣的。主動選擇自我控制,控制什么?讓自己少私寡欲。知足更是修養(yǎng)生息的大學問,很多人不愿當官兒,拿著這一句話就去修道了。跳出身來,置身事外,以靜觀天下之勢,靜察天下之變,整合力量,積蓄能量,知足五個方面。第一,知足不辱,就是說你知道滿足,你才不受辱;第二,知足不殆,你知道滿足你才能避免危險;第三,知足為富,你知足你才知道你富有。第四,知足就長壽,知足才能身體健康,知足才能常樂,知足常足也,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達到知足的境界,當然需要客觀的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里的支撐。要從心里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不需要什么,不要盲目去攀比,特別要明白物極必反,凡是不求窮盡,求窮盡必然破壞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失度失衡,什么事也難以達成最后的圓滿。總之,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只有知止知足,才能心靜、心安、心寧,才能進入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作進入利而不害的天一樣的境界,為而不爭的圣人界。第四要 功成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功遂身退,天之道 。所以,功成弗居是老子一貫秉承的思想,縱觀歷史,坐擁成功而終釀悲劇者太多了,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名利祿流芳百世,最后想流芳百世,結果來了個遺臭萬年。為什么這樣的悲劇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會反復重演?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看,與功成身不退關系太大。所以,功成身退是前瞻性的智慧,以及對自己生存環(huán)境清醒的、睿智的預測和把握,而對一個人而言,功成名就本來就比較困難,但是更困難的是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對待。所以老子告誡我們功成而弗居,學會急流勇退,才能夠活得長久,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向著相反的方向轉化,叫否極泰來,叫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古今中外歷史長盛不衰的人又有幾個呢?功成名就,當然是好事,但是暗藏著的禍水憂患也同樣的巨大,這叫做一等于一加一。貪慕權利祿,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鋒芒畢露,有才華誰也看不起,死得很慘。有功別表,一表就了,有功不要表,一表就沒了。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盛名之下,如果你不懂得韜光養(yǎng)晦,羨慕嫉妒恨就來了,結果是孤獨寂寞冷。羨慕嫉妒恨是因為你居功,當你居功,所有人都離你遠去,當所有人離你遠去,打擊你的時候,那么你得到的就是孤獨寂寞冷,橫批忐忑。功成弗居,于人于己都是利而不害的事,是最典型的為而不爭。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中國太多的現(xiàn)象從來不需要去爭搶,逞強總會招來災禍。但真的達到了什么都不屑于爭奪的境界時,就沒有人可以跟你爭了,從來都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因為所有表達的往往都已經(jīng)在行為之中流露出來了,不需要召喚,乞求應該來得準時就會來。不爭之德,不只是適合于戰(zhàn)爭,同樣適合于我們?nèi)松母鱾€領域。一方面,不爭而善勝,告訴我們的是不爭之益,不爭的好處是什么?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并進一步強調(diào)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不爭的好處,不爭則超然。超一切紛爭之外,一切打斗之外,一切私欲之外,一切的爾虞我詐之外,一切的機巧機詐之外,那你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不爭就自然會法地、法天、法自然,一切自然而為,崇尚自然的不爭,是天下安寧、社稷安寧、家庭安寧、內(nèi)心安寧的良藥,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尤。不爭無禍,固執(zhí)無福,天下萬物,只有不爭,才能真正讓人避災、避難。才能夠讓我們避免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福氣源于禍害,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當我們的生活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要得理讓人,忍讓為先,做到忍氣忍辱。在中國人的眼里,忍耐是美德,更是一種以屈求伸的深謀遠慮,只有屈則直。忍耐退一步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不爭而善勝,揭示的是什么?不爭之力,不爭是最高之爭,這種天道就是道家的智慧,獨屬于人類當中,中國人的智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不爭符合道的本質(zhì),任何的炫耀,貪婪,爭強好勝,這樣的人必然違反了道。所以最終注定不可能成功,人類的痛苦和紛爭的根源在哪里?就是因為我們在爭,而且只要爭就會過頭,只要爭就會頭破血流,所以我們在講要不爭。但不爭,我們要餓死嗎?我們不爭還要善勝,一切順其自然,絕不患得患失,絕不處心積慮地去爭奪。 ??? 我們知道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本質(zhì)是什么?順應自然,遵循規(guī)律,也就是老子講的道法自然,利而不害是大境界,為而不爭是大智慧。循自然而為,尊自然而往,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是對守規(guī)律有了清醒的認識,是對天道有了清醒認識之后的自覺性轉折。為而不爭,不爭而爭才是行為決策中最核心的智慧。無論從出發(fā)點或者落腳點來觀察,不爭都是為了實現(xiàn)不爭,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為,因此不爭是一種更加積極的行為,本質(zhì)是進取向上,利而不害,為而不爭,應該成為人類最高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優(yōu)質(zhì)心理咨詢師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