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se酸奶
1、不要用中國式的思維去寫英文句子。2、套用老外的寫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寫對疾病的認識及重要性,第2段對基本背景知識的介紹,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問題。討論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為該段的中心句)。3、格式一定要嚴格按照所投雜志的要求來排版(可以參考投稿須知的要求和該雜志最近發(fā)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樣,這樣編輯認為你是認真對待的)。4、避免使用首次發(fā)現,該研究特別有意義的語句(老外喜歡你陳述事實,是不是首次發(fā)現由別人說了算,有沒有意義需要時間來檢驗)。5、首頁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寫清了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頁眉標題(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數要求,一般50個字符以下。首頁是否要求標明全文字符數(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must be listed on the title page)。首頁是否要求提供關鍵詞(Key words),現在很多雜志在正式出版的時候是看不到關鍵詞的,他多數目的是為了編輯好選擇審稿專家。6、摘要是否為有特殊格式(比如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是否有字數限制。7、注意參考文獻(References)一定要符合雜志的格式,參考文獻的數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In press)文章或未公開的(Unpublished data)數據。8、是否引用了較多著名雜志的文章為參考文獻(大家看影響因子超過10的雜志文章,他們引用的文獻多數也是來自10以上的雜志,也就是說你投高影響因子的雜志就盡量不要引用低檔雜志的文章,這是一條潛規(guī)則)。9、引用了幾篇該雜志的文章作為參考文獻(有的雜志有明確要求要引幾篇,有的沒有要求,但是編輯在還是喜歡你多引他們雜志的文章)。10、寫完后最好先找一個在國外呆過幾年的中國人修改第1次(這樣能糾正明顯寫作錯誤和表達,又明白你的寫作意思),然后再找一個英語為母語的人修改(最好是學醫(yī)的,這樣能夠糾正一些微小錯誤和表達習慣)。最終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為語言問題。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謝(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revision of our
維基先生Wiki
對于沒有英文論文投稿經驗的作者來說,對英文論文總有一種恐懼感,因為很多作者對國外期刊的不了解,加之英文水平有限,認為國外期刊的審稿周期很長、過程復雜、審稿意見很難回答等等,其實并不是真實情況,發(fā)表英文論文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 SCI基本成為衡量學術成果的標準,不少學者都有發(fā)表SCI論文的經歷。sci論文的被引用率也成為了衡量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標準,論文的發(fā)表有時候對作者的前途有很大的影響,也是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否被社會所接受的重要影響因素。 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國、美國出版的)都是被SCI收錄的,這個要比入選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用考慮所選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錄的。 國內很多一流期刊數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錄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反而不如投稿SCI這類英文期刊。寫英文的文章剛開始的時候過程比較艱難,通過壹品優(yōu)刊網平臺提供的sci論文發(fā)表服務,平臺提供國內合作者與國外研究員研合模式合作完成論文,順利見刊。
小小織女星
《校園英語》省級知網跨庫,是12月出刊,可以收全英文文章2版4600字符或9200英文字符起發(fā)。
《海外英語》省級知網首頁可查,只收21年上半年的加急版面(注意截止到2020年9月3日,他還是只收加急的上半年版面)。
《英語廣場》省級知網首頁可查,SCD期刊,目前正常收21年2-3月的刊期,另外有個別年內版面可以免費加急到年底出刊,注意他的版面是按字算,不是字符。
《現代英語》萬方收錄的期刊,只收英語高教的文章。如果是文學的,如果必須是年內的。
《青年文學家》《作家天地》《今古文創(chuàng)》《文化學刊》也可以考慮去發(fā)心理學??缎睦碓驴贰?/p>
英文期刊:
《有機化學》創(chuàng)刊于1975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
主要刊登有機化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設有綜述與進展、研究論文、研究通訊、研究簡報、學術動態(tài)、研究專題、亮點介紹等欄目。主要讀者對象為中國國內外化學工作者。
《物理學報》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物理學中文學術期刊,為半月刊,被SCI-CD、SCI-E、Scopus、EI、CA、INSPEC、JICST、AJ、MR等國際核心檢索系統(tǒng)收錄。
主要欄目有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等,發(fā)文領域包括凝聚態(tài)物理和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物理、統(tǒng)計物理、非線性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物理學交叉學科等。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是1981年創(chuàng)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月刊,中國光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管。
主要刊登激光光譜測量、紅外、拉曼、紫外、可見光譜、發(fā)射光譜、吸收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激光顯微光譜、光譜化學分析、國內外光譜化學分析最新進展、開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學科發(fā)展前沿和最新進展、綜合評述、研究簡報、問題討論、書刊評述。
《無機材料學報》是1986年創(chuàng)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月刊,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
主要刊登包括納米無機材料、功能陶瓷(鐵電、壓電、熱釋電、PTC、溫敏、熱敏、氣敏等)、高性能結構陶瓷、功能晶體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
無機薄膜材料、特種玻璃、環(huán)境材料、特種無機涂層材料以及無機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檢測方法以及獲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藝等。
《金屬學報》創(chuàng)刊于1956年,是由中國科協(xié)主管、中國金屬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承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冶金領域的學術性期刊。主要刊登冶金科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原始學術論文和高水平的綜述性文章。設置有原始論文、短文快報、綜合評述等欄目。
優(yōu)質英語培訓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