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在濟南
莫非mioamy
按含金量、難易程度、知名度從高到低: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經濟師、審計師、統(tǒng)計師。其中,注冊會計師一般在3月份報名,當年9月考試;注冊稅務師一般在上年12月報名,第二年6月考試;經濟師一般6月份報名,11月考試;審計師、統(tǒng)計師都可以在考試-吧中查到!
ryanhui123
現(xiàn)在普遍認為注冊金融分析師的含金量最高,主要是在投行工作,薪資水平差不多年薪60萬以上吧。要想了解詳細的信息可以去 凱斯頓教育 網站看一下,那里有CFA、CPA、FRM等相關信息,另外他們正在做有獎問卷調查活動,中獎者可獲得5000元的課程代金券和金融計算器,值得去關注一下哦,祝你好運~~!
誰的吳邪
稅務師考試的各科目難度總體要低于注冊會計師考試,高于中級職稱考試難度。根據(jù)歷年中國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稅務師考試各科目的平均通過率為25%左右。
CENGUODIAN13247606080
2015年注冊稅務師更名為稅務師,通過官方不完全統(tǒng)計,稅務師考生反饋各科目難度總體水平為難度一般,稅務師考試整體不難。稅務師5個考試科目中,其中難度較大的科目是財務與會計,難度達到20.39%;然后為涉稅服務實務(16.23%);涉稅服務相關法律(15.17%);稅法二(13.31%),稅務師考試中稅法一科目難度連10%都沒有突破,占比為9.68%;有近40%的人數(shù)認為稅法一、稅法二科目難度一般。環(huán)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稅務師考試難嗎?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碎碎便便
如果是說難度,那么我認為注冊會計師考試無疑是最難的,我想在有一定規(guī)模的考試里面,估計只有司法考試的難度能夠和注冊會計師考試相比(當然,我這里說的是有一定規(guī)模的,不包括精算師那種“小眾”考試;至于ACCA、AICPA這些洋證書,價格太貴單位又不報銷所以我沒去考過,不過我覺得如果外語程度不錯的話,單就考試的難度應該是遠遠趕不上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注會我考了4年,中間有一年沒看書裸考啥收獲都沒有,考完以后查到成績那一刻,自己是從凳子上用屁股跳起來的,因為實在太高興了。我們以前本科的班上42個人,從畢業(yè)到現(xiàn)在已經7年了,全科合格的大概也就7-8個吧(我們學校大概全國排名20左右,在南方的名氣還不錯)。 說實話,如果再讓我考一次注會(舊制度那種),真的不敢拍胸口保證還可以考過。注會考試搞了那么多年,我認為出題者已經成精了(這世界除了狐妖以外,估計中注協(xié)那幫出題的可以叫“題妖”,呵呵說笑的),考題往往要繞幾個彎,避開好幾個陷阱,一道考題包括四五個知識點是很常見的,往往一道選擇題就可以花上你五六分鐘去計算;很多時候,當你為自己發(fā)現(xiàn)考題有兩三個陷阱,慶幸自己避開了,覺得自己可以拿下這道題的時候,到最后一翻答案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還有一個陷阱沒看出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還是僅僅是我自己的感覺?反正我經常做注會的題目都會比較郁悶。當然,我這里說的是注會改革以前的考題,改革以后的考題怎樣我不知道,聽說會簡單很多,因為我過了就不去關心了,留待后來者驗證。 如果注會CPA是五星級的難度,那么相比之下,注稅大概就是三星級的難度。應該說,這幾年的注稅比以前要難了很多很多(你翻翻05年以前的那真的叫簡單,可惜那時我還沒工作經驗不能考)。注稅的發(fā)展其實和注會是類似的,最開始的時候,注會也很簡單,而且剛出現(xiàn)的時候都是評審的,不一定要考試,所以很多老同志都有注會證,當然現(xiàn)在也大多退休了;注稅也是這樣的發(fā)展歷程,剛出現(xiàn)的時候,也是可以去評審的,而社會上幾乎沒人關注,都是稅務部門內部的人才去關注一下,而且很多稅局的人還不愿意去弄,因為那時候風傳如果有了注稅證書,就要被調到稅務師事務所脫離公務員隊伍了,所以那個時候也不是那么多人去評審,更別說去考試了。后來隨著中介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社會對注冊類證書的重視,注稅才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從含金量來說,一直都是注會比注稅高的,難度也是注會高于注稅,畢竟注會的出現(xiàn)要更早,考試制度也相對完善一些。注稅的問題在于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分離以后,注稅就完全變成稅務總局的孩子了,財政部只認注會。當然,最近幾年稅務總局比較牛,強行要求稅務鑒證要注稅,所以注稅現(xiàn)在也向注會叫板,甚至有些時候注稅比注會還牛。 講太遠了,還是說回考試難度。雖然注稅在06年以后的難度提高了不少,但是,始終還是沒法和注會相提并論。我做題的時候,大多數(shù)題目都可以不費多大勁就直接算出答案。難度差異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注稅是客觀選擇題為主,而注會60%以上的分數(shù)都是主觀題,所以如果對于中國人這種應試經驗比較豐富的,有些注稅的題目是可以取巧的;②單論選擇題而言,注稅的出題者也不夠注會的出題者變態(tài),注會往往四個候選答案都是很接近的,很少出現(xiàn)說可以用篩選法那些應試技巧的,但注稅不少考題都可以用應試技巧篩答案,更變態(tài)的是,注會很多候選答案是順著應考者的錯誤思路的,所以如果你的思路是不對的,就會選了錯誤答案,而注稅一般來說是順著應考者的正確思路出題,如果你的思路不對,那么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候選答案可選,這就可以提醒你重新思考是不是沒有注意到什么陷阱;③注稅本身的難度就低一點,像前面說的,我考注稅很多時候不太費勁就直接算出答案,但注會考題大多都會碰碰壁的,讓你失分至于感覺很郁悶;④注稅的大題也是客觀題,而且往往每個問題之間是相關聯(lián)的,這就是說就算你算不出來其中一個問題,但如果你會其他的,那你是可以從這個問題倒推其他的。我就試過四個問題里面,第三個問題不會,但我從第四個問題的候選答案把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倒推出來。 按我的經驗,考試難度的差別大概就是這樣,注會五星級、注稅三星級、中級會計師職稱兩星級、中級經濟師一星級、中級審計師一星級、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連星都評不上。 總的來說,考試也就是這么一回事,說真的,到了社會上工作,證書只能錦上添花,你要想雪中送炭那是不可能的。覺得考試簡單的,也不要太過驕傲,畢竟考試再難也是考試,實際工作中,很多比考試簡單,但更多是比考試復雜的,考試只是我們提升自己、督促自己進修的一個途徑而已。 捫心自問,在取得全科合格的應試者里面,有多少人真的對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都是精通的?知道書上的文字,又有沒有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規(guī)定?這樣規(guī)定的背景又是什么?國外是怎樣處理這類問題的?這個問題過去是怎樣處理的?當時的背景是怎樣?和現(xiàn)在有什么不同?將來的發(fā)展趨勢是怎樣?處理方法有沒有瑕疵和不足?在實際應用會不會造成影響?有沒有漏洞可以鉆?會計與稅務的處理有何不同……所有這些都是值得在考試過后深入思考的。在考注會的四年里面,會計教材我認認真真地翻看不下十次,但每次重新再看都會有新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為了通過考試,往往很多時候應考者反而不一定會有時間和心情去非常深入地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所以,過了考試并不代表說可以傲視群雄的。證書可以保證一個人擁有合格的能力,但卻不足以完全證明其擁有優(yōu)異的水平。
優(yōu)質職業(yè)資格證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