篠田麻里子
獵戶座HS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酰胺技術開發(fā)中心第六屆三次理事會成員名單 理事長: 張德明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 經理 副理事長: (9人) 王玉慶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部 副主任 舒興田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副總工程師、院士 鄔智勇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 經理 宋 杰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 副總經理 潘九海 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 經理 劉 力 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劉小秦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 副經理 肖立明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程立泉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己內酰胺事業(yè)部 經理 董 事: (27人,按姓氏筆劃排名) 馬永梅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博士 馬 源 中國神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鄧向陽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評估部 主任 尹華清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技術發(fā)展部 部長 王 琪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任 教授 許 平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纖維一廠 總工程師 莊 毅 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部化纖處 處長 劉德山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副院長 教授 龍清明 岳陽巴陵石化化工化纖有限公司 董事長 毛新華 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何祚云 中石化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副院長 何翼云 中石化集團公司經營管理部 處長 吳 汾 南京聚隆化學實業(yè)公司 總經理 周一兵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汽車相關工業(yè)分會 理事長 張家森 浙江巨化集團錦綸廠 總工程師 楊立新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技術中心 主任 楊金準 江蘇海安尼龍廠 廠長 官調生 中石化股份公司化工事業(yè)部 主任 鄭植藝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yè)協會 理事長 趙承軍 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處 處長 胡學超 東華大學 副校長 教授 唐新華 巴陵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副總經理 夏金魁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 副總工程師 黃 彬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己內酰胺事業(yè)部 副書記 熊遠凡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技術中心 副主任 黎樹根 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環(huán)己酮事業(yè)部 副經理 特邀顧問: 閔恩澤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院士 顧 問: (9人) 周培榮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委咨詢委 委員 秘書長: 馮美平 中石化股份公司聚酰胺技術開發(fā)中心技術開發(fā)部 主任 高級工程師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酰胺技術開發(fā)中心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更新)--------------------------------------------------------------------------------
寄居小妖妖
編者按 黃汲清先生是中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地質事業(yè),在生物地層學、區(qū)域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和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等方面,功績尤為卓著,為我國地質科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當前,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huán)境形勢,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黃汲清等老一輩地質科學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勇敢地承擔起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在黃汲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前夕,本報特刊登這篇文章,深切緬懷這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地質宗師。今年3月30日,是黃汲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我們深切懷念他!黃汲清先生是我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學識淵博,功底深厚,學貫中西,著述等身,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地質學家。他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地質事業(yè),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一、他為地質學理論及地質找礦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是中國二疊紀地層研究的奠基人,首倡的二疊系三分方案,奠定了中國以至全球二疊紀地層劃分的基礎。這一劃分方案與國際地科聯2000年發(fā)表的國際地層表的二疊紀劃分方案基本一致,在國際地層表中,二疊系上統即采用樂平統這一名稱。他是中國區(qū)域地質調查的早期開拓者,首次主編完成全國地質圖和一套綜合地質圖件。1931年他所作的1:100萬秦嶺地質圖和《秦嶺山及四川地質之研究》,是我國早期出版的最優(yōu)秀的區(qū)域地質專著之一。1947~1949年,他主編出版的中國國際分幅1:100萬地質圖14幅和1:300萬中國地質圖,是我國地質界首次編制的全國性地質圖件,對20世紀50年代全國大規(guī)模礦產普查勘探和1:20萬地質調查起了直接的指導作用。20世紀60年代,他主持編制的一套中國1:100萬國際分幅綜合地質圖件,是中國地質工作者整整半個世紀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包括地質圖49幅、礦產分布圖48幅、大地構造圖29幅、內生金屬成礦規(guī)律圖28幅,在當時世界地質編圖史上也是創(chuàng)舉,至今仍有現實參考價值。他是中國大地構造學奠基人,創(chuàng)建中國大地構造理論體系,提出多旋回構造運動的著名論斷。1945年出版的《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英文版)一書中,他用活動論的思想,系統劃分了中國大地構造旋回和基本構造單元,全面論述了中國及鄰區(qū)的大地構造特征及其演化歷史,提出了多旋回構造運動的著名論斷,建立了中國大地構造理論體系,被譽為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對我國地球科學研究、區(qū)域地質調查和礦產普查勘探起了重要指導作用。20世紀70年代,他指導任紀舜等編制出版1:400萬中國大地構造圖和專著《中國大地構造及其演化》,把多旋回學術思想與板塊構造結合,第一次在中國大地構造圖上詳細標繪了中國境內的板塊縫合帶,并從全球動力學出發(fā),將中國及鄰區(qū)劃分為古亞洲、特提斯和濱(環(huán))太平洋三大構造域。1987年出版的《中國及鄰區(qū)特提斯海的演化》,以我國青藏考察和地質調查的豐富資料為基礎,對東特提斯構造演化作了全面總結,摒棄了西方學者的古特提斯或永久特提斯的概念,提出了特提斯北、南主縫合帶及互換構造域等重要思想。他是中國第一個工業(yè)天然氣田——圣燈山氣田的發(fā)現者,第一輪全國石油普查的總工程師,為大慶等一系列大油氣田的發(fā)現建立了不朽功勛。1937年,他以中央地質調查所代所長身份,與顧維鈞的中國煤油勘探公司合作,選派孫健初與該公司聘請的美國專家J.M.Weller和F.A.Sutton組成西北石油考察隊,發(fā)現了老君廟構造,即我國第一個工業(yè)油田。1938年,他偕陳秉范(地質調查所青年地質學家)調查了隆昌圣燈山地質構造,布置了鉆孔,第一次用現代方法發(fā)現了四川圣燈山天然氣田——我國第一個工業(yè)氣田。同年,他率隊到四川自流井、五通橋和嘉定等地進行石油地質調查,在大渡河畔的銅街子茅口灰?guī)r中發(fā)現了天然氣苗,糾正了德國學者Salfeld關于四川天然氣來自上二疊統煤系、經濟價值很小的錯誤觀點。1938~1941年,他率岳希新、何春蓀、陳秉范、曾鼎乾、朱夏、陳賁等年輕地質學家,在四川威遠地區(qū)進行1:1萬地質填圖和石油天然氣調查,為威遠大氣田的發(fā)現做了前期地質基礎工作。1947年出版的《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是我國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石油地質調查專著,他提出陸相生油論和多期多層生、儲油論,認為陸相地層也可以形成具重大經濟價值的油田。1955~1957年,作為地質部普查委員會常委、石油地質局總工程師、石油部顧問的黃汲清先生,指導了我國第一輪石油普查,為松遼、華北(即渤海灣)等盆地一系列大油田的發(fā)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55年6月11日,石油普查委員會下達由黃汲清授意并親自修改的松遼平原石油普查設計書。東北地質局派出以韓景行為組長的踏勘組,開始了大慶油田勘查的行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出油,宣告發(fā)現大慶油田。1957年3月,黃汲清在地質部石油普查專業(yè)會議上展示了1:300萬中國含油遠景分區(qū)圖,并作了《我國含油遠景分區(qū)的初步意見》的學術報告,把松遼、華北、四川、鄂爾多斯四大盆地作為重點遠景區(qū)。用醒目的橘黃色標在圖上。他說:“在四五年內將鄂爾多斯、四川、華北、松遼四大地區(qū)作為重點是正確的。”“塔里木的工作應以物探為主,這是最大的一塊,為準備第二個五年計劃,在這里做工作是必要的?!秉S汲清先生的遠見卓識在于,第一輪石油普查的主要地區(qū)——松遼、渤海灣、四川、鄂爾多斯、柴達木、準噶爾、吐魯番和塔里木八個盆地,也正是我國大陸目前最重要的產油氣區(qū)。1984年9月,黃汲清先生赴烏魯木齊參加第三次塔里木油氣資源座談會。在前景不明、人心不定的情況下,他發(fā)表長篇學術演講,全面分析盆地的油氣地質狀況,指出多期多層生、儲油氣的重要性,對盆地油氣遠景給予很高評價。9月22日凌晨,沙參2井即從奧陶紀灰?guī)r中噴出高產油氣流,實現在塔里木找油的重大突破。二、他辛勤耕耘70載,治學嚴謹、求實崇真的科學精神昭示后人“嚴格”、“真實”是黃汲清先生獨特學風的靈魂。小至野外記錄,大至鴻篇巨著,“嚴格”、“認真”始終貫穿于他整個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黃先生的野外記錄詳實,素描精美,20世紀50年代蘇聯專家看到后大為嘆服:“無需加工即可做教科書。”黃先生說:“我搞理論研究一向不采用冒險做法,不搞一鳴驚人。做學問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為什么。是黑是白還搞不清楚,就大談為什么黑,為什么白,豈不自欺欺人?”他一再告誡自己的學生:“三塊磚是蓋不成大樓的。沒有大量的實際材料做基礎,不要輕易下結論。研究問題就像打蛇一樣,要打7寸。否則,好像打死了,可是過不多久卻又活過來了。打死,誰來了也說不活。殺死一個問題就是貢獻,就是真正解決問題。不管誰來看,就是再大的專家來看也推翻不了,幾十年也推翻不了,這才是你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貢獻?!彼幌矚g唯唯諾諾,反對盲從,常以“不要迷信專家,不要迷信權威,當然,也不要迷信我黃汲清”來激勵自己的學生。他說:“學生超過老師,不是說明老師無能,而恰恰相反。凡是老師說過的,學生不能改,不能添,事業(yè)不就到此為止了嗎?”在他的倡導和熏陶下,地質所大地構造室的學術氣氛十分活躍,學術爭鳴也分外熱烈,其研究成果在中國地學界獨樹一幟。虛心學習,尊重別人,是黃汲清先生科學精神的鮮明特點。他對同行、同事、學生、晚輩的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一貫采取尊重支持的態(tài)度。1956年,陳國達第一篇關于地臺活化的論文,地質學報送他審查,他看后立即表示贊成發(fā)表;文革后,他熱誠幫助把李春昱先生調回北京研究板塊構造,完成了編制出版“亞洲大地構造圖”的宏愿;1993年,張伯聲誕辰90周年,他題詞:“高高低低顯示地殼的波浪運動,條條塊塊表明大陸的鑲嵌圖形”。三、他偉大的人格,高尚的品行,為國內地學界所敬仰黃汲清先生少年時代胸懷大志,立志報國。1928年,24歲的黃先生賦詩明志:“男兒立志多雄風,等閑總統鄙富翁。但愿足踏額非爾士之高峰,痛飲帕米爾高原之晴空?!焙蔚刃坌膲阎?何等豪邁氣概!黃汲清先生愛國敬業(yè),矢志不渝。山河更改,萬事皆變,黃先生忠于祖國,忠于科學,忠于地質事業(yè)之心隨時間推移,與日俱增,越到暮年,越發(fā)精神煥發(fā),全身心為祖國的地質事業(yè)、為祖國的資源勘查而奮斗。1994年,在慶祝他從事地質工作70周年大會上,他動情地說:“在我垂暮之年,一直掛在心上的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以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氣為重點的新疆經濟開發(fā)區(qū)……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氣十分豐富,是中國東部油田的‘接班人’……希望15~20年內,新疆成為中國西部經濟的領頭羊,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彼活櫮晔乱迅?,撰寫了《中國及鄰區(qū)特提斯海的演化》一書,完稿后已十分疲憊,然而他自悅自慰地說:“我的油已經榨干了。”這就是科學巨匠、祖國忠誠的兒子黃汲清先生!黃汲清先生襟懷坦白,高風亮節(jié),坦率真誠,剛正不阿。翁文灝是我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早年即蜚聲中外。后雖從政,但對中國地質事業(yè)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1940年,黃先生因不滿翁文灝先生堅持要求優(yōu)先為私人買辦孔祥熙所辦公司安排勘查任務,憤然辭去地質調查所所長職務。業(yè)內愕然:一則黃、翁關系一直不錯,辭職是否太傷翁之情面;再則棄官之舉在當時亦屬罕見,何況還會得罪權高勢大的孔氏家族。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初,當翁先生毅然回到祖國時,黃先生不避政治嫌疑,向周總理建議翁先生擔任地質圖書館館長一職。20世紀90年代,黃先生還不顧年老體弱,親自指導出版《翁文灝選集》。黃汲清先生堅持真理,敢于直言?!拔母镏小?,地質界在學術上強制推行一枝獨秀,一花獨放。黃先生為此十分憂慮。文革后期,他頂著“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冒著極大風險向當時科技界領導直抒己見?!拔母铩焙?,又兩次上書鄧小平同志,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首肯。黃汲清先生以人為本,重視人才培養(yǎng)。他說:“重視培養(yǎng)地質人才就是重視地質科學的發(fā)展與未來?!睆?937年黃先生擔任舊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起直至逝世,半個多世紀里他一直擔任行政和專業(yè)技術領導職務,雖不曾作過全職教師,但卻桃李滿天下。凡是在他手下工作過,受到他教誨的人,無不真誠地自稱是他的弟子或學生。他對后生的培養(yǎng)可謂殫精竭慮,小至做卡片、畫素描,大至選題、定研究方向,無不具體指導,精心安排。他特別重視野外訓練。1939~1941年,通過威遠地區(qū)1:1萬地質填圖,他帶出了朱夏、曾鼎乾等一代地質名家;1957年,他又帶中蘇合作南嶺區(qū)域地質測量隊和地質所的青年技術人員在湘南、粵北進行野外訓練;20世紀60年代,兩次率構造室人員在北京西山“練兵”。他特別重視野外記錄和素描,要求大家必須現場畫,現場記,決不允許事后搞“回憶錄”。黃先生培養(yǎng)人才不拘一格,如今不少人已成為各學科的大師或大師級的科學家和領軍人物。黃汲清先生是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對中國地質科學院科研工作的規(guī)劃、組織和科技創(chuàng)新傾注了全部心血。晚年他作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一直關心院的改革和發(fā)展。在地科院所走過的輝煌歷程中,黃先生功不可沒!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時期,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正有力推動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紀念黃汲清先生,就是要學習他高尚的品格,繼承和發(fā)揚他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讓地質科研工作在地球科學發(fā)展和解決我國資源環(huán)境問題中發(fā)揮重大作用,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新貢獻。(原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04年3月24日)
優(yōu)質職業(yè)資格證問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