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樸素邏輯的題總是難易差距大,令人無從下手,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如何整理思路進行解題呢?那么教育就帶大家來學(xué)習(xí)如何利用唯一性作為突破口進行解題。
針對題型
題目中出現(xiàn)真假話,明確指出屬性為一一對應(yīng)且每一個都有人答對。
例題示范
例1
五位同學(xué)對畢業(yè)去向進行討論。小張說:小王去了百度,小李去了順豐。小王說:小李去了阿里,小趙去了浦發(fā)。小李說:小趙去了順豐,小周去了浦發(fā)。小趙說:小周去了騰訊,小李去了阿里。小周說:小張去了阿里,小李去了騰訊。已知每個人所去的單位不同,而且每個人的去向都有人說對。那么,每個人的畢業(yè)去向為:
A、小李去了阿里,小趙去了百度,小張去了騰訊,小王去了順豐,小周去了浦發(fā)
B、小周去了阿里,小王去了百度,小趙去了騰訊,小張去了順豐,小李去了浦發(fā)
C、小張去了阿里,小王去了百度,小李去了騰訊,小趙去了順豐,小周去了浦發(fā)
D、小趙去了阿里,小李去了百度,小周去了騰訊,小張去了順豐,小王去了浦發(fā)
【解析】C。題干指出每個人的去向都有人說對,觀察題干發(fā)現(xiàn)小王與小張的去向都只出現(xiàn)了一次,所以小王去了百度,小張去了阿里,故答案為C。
這道題中就有明顯的條件,即每個人所去的單位不同,而且每個人的去向都有人說對,遇到類似題型可觀察題干中條件的出現(xiàn)次數(shù),若僅有一次出現(xiàn),則一定為真。我們再來通過一道題來鞏固一下。
例2
某場賽馬比賽前,趙、錢、孫、李、周五位觀眾對甲乙丙丁戊五匹賽馬名次進行了預(yù)測。
趙說:乙第三名,丙第五名。
錢說:戊第四名,丁第五名。
孫說:甲第一名,戊第四名。
李說:丙第一名,乙第二名。
周說:甲第三名,丁第四名。
結(jié)果每個名次都有人猜中,那么丙的名次是:
A.第一名 B.第二名 C.第四名 D.第五名
【解析】A。已知每個名次都有人猜中,則第二名只出現(xiàn)一次,所以乙第二名且涉及乙的其他名次必然為假。由此可知趙說乙第三名一定為假,則第三名只能是甲且涉及甲的其他名次必然為假。由此可知孫說甲第一名定一為假,所以第一名只能是丙,故答案為A。
本題中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條件,即每個名次都有人猜中,所以根據(jù)唯一性可知出現(xiàn)一次的肯定為真,較之例1,本題需在找到唯一信息后接著往下利用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進行推理。
教育希望大家以后在遇到類似的題型可以優(yōu)先考慮條件出現(xiàn)的唯一性作為突破口,對于樸素邏輯這類題一定不能輕言放棄,祝大家早日攻克這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