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219
不可以。內部審計之父索耶關于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對組織中各類業(yè)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是否符合規(guī)定和標準,是否有效和經濟的使用了資源,是否在實現(xiàn)組織目標。內部審計與注冊會計師審計都是現(xiàn)代審計體系的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了提高審計效率往往需要借助內部審計,而內部審計部門也經常要求注冊會計師提供管理建議書。但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有很大區(qū)別:①審計獨立性不同。內部審計受本部門、本單位直接領導,僅僅強調與其他職能部門相對獨立,與雙向獨立的注冊會計師審計不可同日而語。②審計方式不同。內部審計根據本部門、本革位經營管理的需要自覺施行、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則是受托進行。③審計內容和目的不同。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是審查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提出各項改進措施;而注冊會計師審計依據獨立審計準則,主要圍繞會計報表進行,是對審計后的會計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④審計職責和作用不同。內部審計的結果只對本部門、本單位負責,對外不起鑒證作用。并向外界保密;而注冊會計師審計需要對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負責,對外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鑒證作用。聯(lián)系與外部審計相比,共同點為掌握基本的審計技術,審計結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鑒。區(qū)別1、獨立性不同。根據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于2011年發(fā)布的IPPF內部審計實務框架第1100、1110章節(jié),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內審人員履職時免受威脅,另外一方面指審計組織機構的獨立,即與董事會的匯報關系的獨立。相比外部審計常用的《獨立審計準則》,因兩者的目標不同和服務對象不同,導致兩者獨立性不相同。2、兩者的審計目標不同。外部審計的目標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務合同的限制,如常見業(yè)務——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財報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評價,而內部審計的目的是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其目標。3、兩者關注的重點領域不同。外部審計的關注重點領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財務報表審計中,外部審計主要側重點是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合規(guī)性,也就是對財報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評價。而內部審計主要側重點是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guī)、目標達成、經營效率等方面。4、業(yè)務范圍不同。外部審計的業(yè)務范圍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財務報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鑒證審計、盡職調查等業(yè)務。而內部審計是以企業(yè)經濟活動為基礎,拓展到以管理領域為主的一種審計活動。5、審計標準不同。內部審計的標準是非法定的公認方針和程序,如IPPF;外部審計的標準是法定的獨立審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6、專業(yè)勝任能力要求不同。內部審計要求具備較高的管理知識水平,由于內部審計的目標是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其目的,改善機構運作并增加價值,故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管理知識與水平。
小瑩catherine
本人07年畢業(yè),畢業(yè)前五年一事無成,后來改行考注會,11年考了會計,12年考了經濟法和戰(zhàn)略,13年考過0科,14年考過審計和稅法,15年考過財管,16年考過綜合,17年注冊成功,目前在北京一家大型事務所擔任項目經理!我根據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注冊會計師之百萬年薪》,發(fā)表在創(chuàng)世中文網,歡迎閱讀:網頁鏈接
優(yōu)質會計資格證問答知識庫